长明不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姑娘不好惹,民国第一侠女,长明不暗,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参谋立刻缓和了口气,说道:\"我当时是赌气,才没有认她。现在想想,我女儿还挺可怜的。你赶紧帮我把她找到,我也会给你一定的回报。就比如今天,只要你帮我找到女儿,我可以放你轻松过关。要不然你看看,这些日本兵早就急眼了,他们正在搜捕闹事的游击队成员。你们是不是游击队员,全凭日本兵一张嘴。要是我给你通融通融,你就能放心过去,我保证你什么事也没有。\"
梁红英一听,心中暗忖:好家伙,居然使出这招,这不等于嫁祸于人吗?他明明知道我和游击队毫无瓜葛,却拿这个说事儿,这人的心肠忒歹毒了吧!我也没对不起他呀!原本想帮助他,把女儿给他带到跟前,他死活不认,闹到这种地步,现在又来求我,幸亏我发现了他派人跟踪,及时给他们换了住址,要不然事儿就闹大了,江大哥都会受到牵连。现在也好,让这忘恩负义,另寻新欢的老小子,着着急,受受教育。
原本她还能压住火气,可孙参谋这番话,彻底点燃了梁红英的怒火。她下定决心,你个汉奸走狗,今天非得给你来个了断不可!
梁红英脸色一沉,转头对旁边的日本军官说道:\"你们是不是在找游击队员?\"恰巧这个日本军官能听懂中文,立刻追问:\"你知道?\"梁红英冷笑一声,目光直直地盯着孙参谋:\"我知道,这个人就是给游击队通风报信的队员!\"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日本军官瞪大眼睛,满脸震惊;孙参谋更是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喊道:\"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你敢说我是游击队员?没根没据的,不要血口喷人!\"
梁红英毫不示弱,立刻反击:\"对呀,没根没据就不要胡说!你刚才诬陷别人是游击队员,我就不能诬陷你?别以为自己了不起,谁也证明不了谁的清白!我们都是中国人,堂堂正正地流着中国人的血,靠着这片土地活着。你最好想清楚,今天你在为谁卖命!别看本姑娘被你们拦住,你要是敢胡来,我也不会怕你!\"
梁红英心里明白,自己这番话确实冲动,但今天就是要把这口气发泄一下。孙参谋被气得满脸通红,手指着梁红英,对旁边的日本兵吼道:\"先把她给我抓起来!我要好好调查,到底谁才是游击队员!\"梁红英同样指着孙参谋,对日本兵喊道:\"把他也抓起来!我也要查查,他到底是不是游击队员!\"
两人在关卡处激烈争吵。梁红英更是向日本军官大声举报:\"我举报他是游击队员,我还有证据!\"日本军官顿时来了兴趣,上前问道:\"你有什么证据?拿得出来吗?\"梁红英凑到日本军官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日本军官脸色骤变,不可置信地指着孙参谋:\"你...你原来真的是游击队员!你女儿……!怪不得那些人会逃跑,原来是你们捣的鬼!来人,把他先抓起来!\"两个日本兵立刻上前,将孙参谋五花大绑。
孙参谋一脸茫然,破口大骂:\"你个小丫头,到底跟鬼子说了什么?\"梁红英立刻向日本兵告状:\"太君,您听到了吧?他居然骂你们是鬼子!\"日本军官怒不可遏,一巴掌扇在孙参谋脸上:\"八嘎!你找死吗?\"
这时,另一个日本军官急忙上前拦住,用生硬的中文提醒道:\"他岳父可是川岛大佐,你动手打他,大佐怪罪下来怎么办?\"梁红英却笑嘻嘻地说:\"别怕!大佐恨透这个女婿了,打了他大佐还会表彰你。”随后她又提出:“我现在立了一功,该放我过去了吧?\"日本军官满脸堆笑,点点头,一挥手示意放行。
三轮车夫飞快地拉着梁红英离开。过了关卡,车夫心有余悸地说:\"姑娘,刚才可吓死我了!你和那个军官争执,要是惹恼了他,日本人哪会放过你?你到底说了什么,日本人居然听你的?\"
梁红英神秘一笑:\"这叫攻心之法。日本人正在抓游击队员,孙参谋以为自己说话天衣无缝,可我抓住了他的小辫子。他虽然是川岛的女婿,但挡不住他女儿犯错误。\"车夫好奇追问,梁红英解释道:\"我小声告诉日本人,他为什么打听女儿?因为他女儿就是游击队里的领头人,是她带人解救了法场上的犯人。\"
车夫笑道:\"好家伙,你这帽子扣得够狠,够他喝一壶的!\"这位车夫也是望江镇的,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自然之道其中的厉害。另外,梁红英和孙参谋的对话,被懂中文的日本军官听得一清二楚。那军官本就纳闷孙参谋为何总提他女儿,这下他恍然大悟,当即决定先把孙参谋抓起来,毕竟就算有大佐撑腰,也不能放过有嫌疑的人。
梁红英懒得管孙参谋的下场,反正今天出了一口恶气,也算他罪有应得。车夫却有些担忧:\"姑娘,刚才鬼子怎么没怀疑你?要是怀疑咱们是游击队员怎么办?\"
梁红英胸有成竹地说:\"我告诉鬼子军官,‘我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拦住我是想杀人灭口,太君你要给我做主’,这不就糊弄过去了?\"她还叮嘱车夫:\"别以为日本鬼子都是傻子。我用激将法,是因为察言观色,发现那个鬼子军官,在我和孙参谋说话时,老是斜眼看姓孙的,我猜他们之间有矛盾,这才抓住机会设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