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84】这台话剧的意义!
不是云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8章 【84】这台话剧的意义!,抱着妈妈坐车后排去旅游,不是云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国话的院长赵又亮,问着身旁中戏的老院长徐小钟。</p>
两个人很熟,年轻时经常一起弄话剧。</p>
徐小钟目前是中戏的名誉校长,到7月就正式退休,他在中戏整整23个年头,而今已将近80高龄,是话剧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p>
执导和写过很多的话剧。</p>
从83年担任院长以来,可以说中戏目前的领导班子,很多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p>
他身旁坐着中戏的一二把手,书记刘国福、院长徐祥,徐祥曾经是他的助理。</p>
整个中戏,几乎都烙印着徐小钟的印记。</p>
“对,自导自编自演,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一手,就是这话剧……哈哈哈!”</p>
徐小钟听着时尚的台词,不由得笑着拍起了手:“商业话剧,你看看孩子们的反响,有时不得不承认,这时下的变化是真大,话剧界确实要改革下,电影都改革了!”</p>
“都是网络搞的,我倒是觉得话剧这个样子,不一定是好事!”</p>
赵又亮不由的摇了摇头。</p>
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呢?</p>
如坐针毡,却又无可奈何。</p>
对于研究了一辈子话剧的他来说,这样的话剧,他显然是没法接受的。</p>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陈愈写的这一台“小品式话剧”,会很有市场,年轻人受众很好。</p>
你不能说它不好,相反很好,看观众爆笑的气氛就知道了,几乎几秒钟剧院都哄笑起来。</p>
中戏之前《翠花上酸菜》的成功,让所有人看到了商业话剧的潜力。</p>
所以赵又亮虽然看的很是尴尬,但也象征式的笑着。</p>
没办法,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p>
永远不要觉得你比观众聪明,也永远别觉得你比观众有审美,票房取决于观众的认可,而不是你所谓的好与坏。</p>
眼下满场的大笑,足以说明了这台话剧的魅力。</p>
如果市场上能诞生出更多的例如《翠花上酸菜》这样现象级的话剧,对整个话剧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这会促进整个话剧行业的发展,也会让更多的演员有饭吃。</p>
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到其他形式的话剧,这不好么?</p>
“赵院你们国话有本子撑着,也不愁观众!”</p>
“但是我们中戏,需要市场啊!”</p>
徐小钟虽然研究了话剧一辈子,但他曾经是中戏的校长,显然比赵又亮看的更远:“话剧、电影、电视剧市场的扩大,需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每年学校扩招生源,如果话剧市场也能商业化,学生们就多一条出路!”</p>
“电影也一样,文艺片要有,商业电影更重要!”</p>
“我倒是觉得,陈愈做这一台话剧的意义,不亚于他电影的大卖!”</p>
徐小钟,当然要支持自己学校的学生。</p>
再说,他也没觉得这台话剧不好,就是有点太前卫了,跟传统的经典话剧,完全不一样的路子。</p>
不过之前中戏有过几部不错的话剧,都是没什么名气的导演、编剧和演员,成本也不高,例如《翠花,上酸菜》,但市场的反馈非常好,不仅让演员成名,也让导演、制片等等赚了大钱。</p>
其实,这才是徐小钟想要的话剧市场。</p>
有时候,话剧太过曲高和寡,很多演员饭都吃不起了,剧院还不让他兼职。</p>
戏曲、杂技等等,何尝不是如此?</p>
相声之前也不是主流,郭德刚让很多说相声的赚了钱,有了饭吃。</p>
现在徐小钟想的更多的,是话剧走出圈,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到了那时,演员还愁吃不上饭?!</p>
市场才决定你的收入。</p>
“哈哈哈!”</p>
“夏洛这货太损了吧!”</p>
“不行了,我快笑断气了!”</p>
“这话剧真搞!”</p>
“截胡周结伦,怎么想的出来的……”</p>
“……”</p>
整个中戏实验剧院笑声一片,时不时捧腹大笑,爆笑如雷。</p>
很多新生显然第一次接触这种喜剧形式的话剧,有的看过《翠花上酸菜》、开心麻花话剧的学生,那就更能够代入了,因为这部剧比翠花更加成熟。</p>
啪!啪!啪!</p>
2个多小时的话剧结束,全场报以疯狂的掌声和口哨声。</p>
陈愈牵着刘一菲几个主演的手来到了台前,一次次朝着观众谢幕鞠躬,实在是太受欢迎了。</p>
好多中戏的学生都看的是意犹未尽,在那大喊。</p>
“公演!”</p>
“公演!”</p>
“……”</p>
这就是徐小钟觉得陈愈厉害的地方,陈愈虽然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地位,观众很有可能是冲着他而来,但他做的话剧,是真的能让年轻人看的非常投入。</p>
也就是说,陈愈名气摆在那,他压根没敷衍观众,反而奉献了一台绝佳的话剧。</p>
这是多少明星都做不到的一件事。</p>
名气、人品,加上作品摆在这,何愁没有观众欣赏他?</p>
何愁没有票房。</p>
最关键的是,他才22岁。</p>
你40岁导演系毕业的话剧导演,导出了这种话剧,徐小钟会觉得也就这样。</p>
甚至内心嗤之以鼻,但22岁,这就是话剧界的天才。</p>
哪怕这场话剧很商业很小品,但票房才是王道。</p>
看看这全场的欢呼,让徐小钟都有一种自己真的老了的错觉,这辈子导了这么多场话剧,从没有一场,反响有现在这么激烈的,观众们久久都不愿意离开,跟陈愈热情的互动。</p>
眼下很多老师和领导,几乎都已经忘了,眼前只是一场中戏学生毕业的大戏,而不是很多成熟话剧的首演。</p>
他们真的忘了,因为话剧的成功。</p>
“谢谢大家!”</p>
“想继续看吗?”</p>
陈愈大声道,全场很多人齐声回应:“想!”</p>
“好,那我跟剧院的老师申请下,看能不能安排几场公演,不过夏洛可能不是我来演,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演员!”</p>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
陈愈又带着众人躬了下身,这才退下了舞台。</p>
啪啪啪!</p>
掌声经久不绝,中戏的几个老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笑了。</p>
要每一年的毕业大戏都像今天这样,那该有多轻松?</p>
每个学生都被陈愈的表演带动着,进入到了话剧之中,比平时的表现更好。</p>
这是一个合格的主演和导演,他让每个人都为这一部戏而努力。</p>
“常主任,我看老院长看的频频大笑,应该挺满意的!”</p>
刘田池对着身旁的常丽小声说着。</p>
常丽拍着手,微笑道:“你别看老院长快80了,他就喜欢看年轻人表演的东西,之前邓朝那台《翠花》,败诉后还是他力排众议,又在剧院进行演出的!”</p>
“老院长是真的想看到,话剧市场跟电影平起平坐的场景……”</p>
“我估计,他得找陈愈好好聊聊了!”</p>
“嗯,不过我是没想到,这话剧这么受欢迎,搞的我现在很怀疑,到底是因为陈愈,还是话剧确实做的好?”</p>
刘田池主要是怕,万一陈愈、刘一菲几个走了,这台话剧还能不能继续下去。</p>
这才是他一个老师担心的。</p>
因为陈愈几个人不愁作品,但其他的学生,可得靠这台话剧,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