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赴津
嗷世巅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赴津,女仆乖(H)调教跪趴1V1,嗷世巅锋,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赴津
两天后的早上,恒江市长途汽车站。</p>
孙晓红恋恋不舍的把行李交给儿子,忍不住又提议道:“要不妈还是陪你一起……”</p>
“你怎么没完了!”</p>
张兴国扯了妻子一把,训斥道:“你又没出过远门,去了津门到底是你照顾他,还是他照顾你?”</p>
孙晓红嘴巴一瘪:“那要不你跟去得了。”</p>
张兴国没说话,只是斜眼看向儿子,很明显张延只要点头,他立马就会去补票。</p>
“你们就放心吧。”</p>
这年头坐长途汽车就是一场磨难,张延可不想让父母跟着受罪:“我这都多大了,再说到津门就有人接应,根本不用担心衣食住行。”</p>
随即又半开玩笑的道:“爸,你在家可得把我妈看好了,千万别让她把我卖给那些媒婆。”</p>
因为投稿信上留的是日报的电话,所以《通俗小说报》极力邀约张延去津门的消息,根本就藏不住。</p>
这回登门的可不止三姑六婆了,连媒婆都来了好几拨,个个吹的是天花乱坠,弄的张延不胜其烦。</p>
“一边去。”</p>
张兴国一瞪眼,旋即又叮嘱道:“路上遇到事情千万别强出头,反正你到了地方不愁吃喝,身外之物该舍就舍。”</p>
这年头车匪路霸猖狂的很,要不然夫妻俩也不会如此担心。</p>
“放心,你儿子又不差钱儿~”</p>
张延挥了挥手道:“我走了,您二位就等着我胜利的消息吧。”</p>
说着,就转身上了老旧的长途客车。</p>
孙晓红又隔着窗户叮嘱了几句,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跟着丈夫走了。</p>
张延毕竟是年轻人,目送父母离开后,那一点点离愁别绪立刻转成了对广阔天地的憧憬和希冀。</p>
只是这憧憬也没维持多久,就被陆续填满的车厢碾了个稀碎。</p>
乘客里像他这样,只带着一些换洗衣服和日用品的并不多,或是做买卖的、或是走亲的,大包袱小包袱背了一大堆,甚至还有带着活鸡活鸭的。</p>
到发车的时候,车厢里面已经插脚不下,各种气味更是熏得人头皮发麻。</p>
就这样,沿途还上了好几拨人,连发动机盖子上都坐了一圈人。</p>
等出了城区,路上坑坑洼洼、车上摇摇晃晃,那感觉就像是被闷在蒜罐子里,又让人拿着臼子狠狠地捣弄。</p>
这年头还不流行晕车药,张延只能把风油精点在眉心和鼻子下面,用一种刺激去对抗另一种刺激。</p>
万幸这一路虽然难熬,好歹是没遇到车匪路霸。</p>
足足五个多小时后。</p>
等张延终于踏上津门西站的土地,他只觉头重脚轻,整个胃更是一分为二,上半部分咕噜噜的冒酸水,下半部分咕叽叽的直喊饿。</p>
他定了定神儿,就见不远处有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男人,正举着写有‘张延’的牌子,伸长了脖子往车上张望。</p>
直到张延主动走过去,那人才后知后觉的看向了他,带着三分不敢置信问:“您就是《红楼名侦探》的作者张延?”</p>
张延耸肩道:“如假包换。”</p>
“对不住、对不住!”</p>
那人忙将牌子放下,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我是《通俗小说报》的编辑王忠旗,看您作品的风格,我本来以为会是年纪大一点,经验比较丰富的作者呢。”</p>
“是吗?”</p>
张延心中微凛,装作好奇的追问:“这是从哪方面推断出来的?”</p>
“呃,主要是行文技巧方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