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爱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华东师大招待所301,我的时代1979!,老牛爱吃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顺着人流往外走,许成军被一股甜香勾得拐了弯。</p>

街角的国营食品店门口,穿白褂的师傅正往玻璃柜里摆蝴蝶酥,标价五毛一块,旁边贴着手写的“每人限购两块”。</p>

他摸了摸兜里的全国粮票。</p>

突然觉得要是大手大脚周明这预支的五十块钱怕是撑不了三天!</p>

...</p>

《收获》编辑部在巨鹿路675号。</p>

提前问了老周周围怎么住。</p>

老周:嚯!问对人了!住静安寺招待所啊!</p>

他看了眼sh市交通简图,上海站位置离静安寺不远。</p>

从上海站沿天目中路向西,穿过苏州河河南路桥,就能到静安寺周边。</p>

11路公交车也就20分钟,车票免费,完全没必要浪费钱!</p>

不是穷,这叫绿色出行!</p>

...</p>

“后生仔,问路子啊?”</p>

看着许成军在这转圈,遛弯的老太太突然搭话,口音比合肥话软了三分。</p>

这年头上海老太太穿的比合肥老太太时髦不少!</p>

直筒裤、米白衬衫、银质小耳环、小皮鞋...</p>

谁见了不得说句“洋气”!</p>

“看侬格样子,外地宁?”</p>

“奶奶,找静安寺招待所。”</p>

“巧得来,跟我同路嘛!”</p>

老太太往嘴里塞了颗话梅,“顺牢格条天目中路走,过三条马路右转,看到格座塔就对了!”</p>

她指了指远处的佛塔尖,“老早是庙,现在改成招待所了,住格侪是侬伲这种读书人!”</p>

嗯!说话怪好听的~</p>

...</p>

路上的自行车铃发出脆响,穿喇叭裤的青年骑着“永久”牌飞驰而过。</p>

车后座的录音机里正放着李谷一的《乡恋》</p>

老太太突然啐了口:“伤风化!男勿男,女勿女格!”</p>

许成军忍不住笑了。</p>

79年喇叭裤开始在国内流行,尤其是受了《望乡》和《追捕》的影响。</p>

中矢村警长的款式是这一年BJ、上海等大城市的爆款。</p>

谁学谁出圈!</p>

但在上一辈眼里嘛!</p>

杀马特!</p>

....</p>

走到静安寺时,天已经全黑了。</p>

招待所的木门上挂着块牌子,写着“床位一元二角/晚”,旁边用粉笔补了行小字:“外宾加倍”。</p>

好嘛,又得花钱了!</p>

希望《收获》能收稿!最好再有个改稿的机会。</p>

这年头,杂志社一般为改稿的作家提供文联招待所,虽然条件艰苦点,但是好歹能住!</p>

关键是免费嘛不是!</p>

23岁的牙医余华第一次住进海盐招待所,带着被《BJ》退了七次的《星星》,小住三月!</p>

三月,那算短住!</p>

咱住他个半年,净赚小200多香?</p>

《收获》让改稿,不行咱也住俩月华东师大招待所301!</p>

以后华东师大招待所301的故事属于他许成军。</p>

哦对了,《安徽》报销了许成军前往合肥的吃住费用。</p>

吃不好算,给的每天一块的补贴。</p>

这年头,大部分能写点东西的还不叫扑街,叫作家。</p>

-</p>

2017年,余华重访华东师大招待所,301室已改成会议室。他笑道:“当年从这儿爬出去吃的馄饨,比《活着》里的苦菜汤还难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漫威世界的唯一玩家

十一只豆丁

重生印尼当财阀

尼罗河

抱着神童女儿离开后,谢总追疯了

南鱼小小

莫谈诡异

空白白白白白

不原谅!不回头!重生八零嫁禁欲军少

红果果

娇软资本家小姐随军,撩得硬汉宠上瘾

会飞的猫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