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孔颖达下决心整改
笨笨的古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孔颖达下决心整改,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笨笨的古月,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可知,今日在茶楼,有人竟说陛下与程将军......有龙阳之好!”</p>
最后几个字说出口,连孔颖达自己都觉得屈辱。</p>
底下的耆老们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有位须发皆白的老博士颤巍巍地站起来大吼道:</p>
“岂有此理!简直是斯文扫地!这些败类,必须清理门户!”</p>
孔颖达看向了这位老博士,眼神狠厉的说道:</p>
“清理?”</p>
“如何清理?”</p>
“如今数百人入狱,背后牵扯的师门,籍贯,荐举之人不计其数。一旦彻查,怕是在座诸位,谁也脱不了干系!”</p>
孔颖达的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瞬间就浇灭了在场众人的激愤之情。</p>
这些惹事的儒生,哪个不是他们亲手教出来的?</p>
哪个不是通过他们的关系举荐入仕,进入太学的?</p>
若真要追究,他们这些做师长的,又岂能独善其身?</p>
“那该如何是好?”</p>
“陛下盛怒之下,怕是不会听我们的解释......”</p>
一位中年博士声音发颤的看着孔颖达问道。</p>
“解释?”</p>
“你们觉得现在是解释的时候么?现在是自救的时候!”</p>
“陛下要的是结果,是儒家能约束下面的弟子,是天下士人能恪守本分!”</p>
孔颖达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墙边。</p>
指着悬挂在墙上的字画说道:“夫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如今我们连‘克己’都做不到,何谈‘复礼’?何谈‘仁’?”</p>
厅内再次陷入到了死寂之中。</p>
只剩下烛心燃后时的响声。</p>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有三。”</p>
“一曰谢罪,二曰整改,三曰立威!”</p>
一位坐在角落的老者缓缓开口说道。</p>
这位是前国子监祭酒,现在已然赋闲在家。</p>
众人纷纷看向了老者,眼中充满的期盼之色。</p>
“谢罪!”</p>
“非我等谢罪,而是整个儒家。”</p>
“以文表、以行动向陛下谢罪。”</p>
“明日一早,我等便联名上《请罪疏》,痛陈弊病,恳请陛下宽宥。”</p>
老者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慢悠悠的说着。</p>
“整改!”</p>
“需从根本入手。”</p>
“太学需重订学规,凡入学者,先学《弟子规》《孝经》,再习六经。”</p>
“每月考核德行,若有不端,立即除名。”</p>
“各师门亦需自查,凡有劣迹弟子,一律逐出师门,永不收录。”</p>
老者说到这里,声音陡然变的严厉了起来。</p>
“立威!”</p>
“对于今日入狱之徒,不可姑息!”</p>
“我等需联名上书,请求陛下从重处罚,以儆效尤。”</p>
“唯有如此,方能彰显我儒家整顿的决心,让陛下看到我们的诚意。”</p>
老者的话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混乱的众人渐渐的平复了下来。</p>
孔颖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p>
“李祭酒所言极是,此外,老夫还有一策。”</p>
孔颖达走到案前,拿起了一支笔。</p>
“我儒家素重教化,如今出了这等事情,更要向天下人展示我们的担当。”</p>
“明日起,我等需亲自上街,宣讲圣教,答疑解惑,让百姓看看,真正的儒生是何模样。”</p>
孔颖达的话音刚落,只见下面众人又乱糟糟了起来。</p>
“上街宣讲?”</p>
“我等皆是朝廷命官、学界耆宿,抛头露面……成何体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