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笨的古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1章 李治快疯了,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笨笨的古月,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治快疯了

次日早朝,太极殿的铜钟刚敲过三响,文武百官就察觉到了不对劲。</p>

往常总有人凑在一起低声说笑,今日却个个面色凝重,连呼吸都放轻了些。</p>

李承乾踏着晨露走进来时,殿内瞬间鸦雀无声。</p>

他扫了眼阶下的群臣,目光在几位老臣身上稍作停留。</p>

吏部尚书魏征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户部侍郎崔敦礼的手紧紧攥着朝笏,连向来沉稳的大将军李靖,鬓角都泛着异样的红。</p>

“有事启奏。”</p>

话音刚落,魏征就出列了。</p>

这位辅佐过太宗的老臣,今日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官袍,躬身时腰杆却挺得笔直:</p>

“陛下,臣有本启奏。”</p>

“讲。”</p>

“臣听闻......陛下欲废除‘立长不立贤’的祖制?”</p>

魏征的声音不高,却掀起了朝堂上的风暴。</p>

不少官员偷偷交换眼神,显然都听到了风声,只等着有人先开口。</p>

李承乾端起茶盏,指尖在温热的杯沿轻轻摩挲:</p>

“是。</p>

朕已决定,传位诏书将提前写就,藏于龙椅之下,待朕百年之后,由三位顾命大臣共同开启,择贤而立。”</p>

“陛下三思啊!”</p>

魏征猛地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p>

“祖制乃国之根基,太宗皇帝定下‘立长不立贤’,是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朝局动荡!</p>

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还没干,陛下怎能......”</p>

“魏尚书慎言!”</p>

李承乾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冷,</p>

“玄武门之事,是我李家永远的痛,但正因如此,朕才要另寻出路!</p>

若一味死守长幼之序,将来出现资质平庸的长子,或是野心勃勃的幼子,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江山倾覆?”</p>

“可......”</p>

魏征还想争辩,却被礼部尚书抢了先。</p>

这位出身山东士族的老臣,向来最重礼法,此刻脸色铁青:</p>

“陛下,长幼有序乃天经地义!</p>

大公子身为嫡长,德行兼备,本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为何要横生枝节?”</p>

“横生枝节?”</p>

李承乾冷笑一声,目光扫过阶下,</p>

“若只论长幼,那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诸位忘了?</p>

若长子无德,幼子贤能,难道要让天下百姓跟着遭殃?”</p>

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保守派官员脸上。</p>

不少人涨红了脸,却一时语塞。</p>

谁都知道,历史上因嫡长平庸而亡国的例子,两只手都数不过来。</p>

“陛下说的是。”</p>

一个年轻的声音突然响起,监察御史王勃出列躬身,</p>

“臣以为,江山社稷重于祖制。</p>

若能选出贤明的君主,哪怕是幼子,百姓也会拥戴。</p>

反之,若长子昏聩,就算强立为储,也只会埋下祸根。”</p>

“王御史此言差矣!”</p>

崔敦礼立刻反驳道,</p>

“贤与不贤,本就没有定数!</p>

今日觉得幼子贤能,明日或许就发现他包藏祸心!</p>

长幼之序是铁律,贤能却是空谈,孰轻孰重,一目了然!”</p>

“崔侍郎是怕自家子弟没机会吧!”</p>

户部主事站出来,他是李福提拔的寒门官员,向来与士族不对付,</p>

“山东士族把持朝政多年,靠着门第而非才干上位,自然怕陛下选贤,断了你们的路!”</p>

“你胡说八道!”</p>

崔敦礼气得发抖,朝笏都差点掉在地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好孕随军去养崽,重生女配成团宠

东方既白

三角洲行动:大红物品集体变异

楚歌79

此间乐

七十二编

鸢尾不成眠

佟富贵

七零全家下放,我搬空家产去下乡

二肥2

是谁偷了我的脑子?

姜汁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