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清道
笨笨的古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0章 清道,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笨笨的古月,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道
第三日清晨,银号门口就排起了长队。</p>
百姓们抱着陶罐、提着布包,吵吵嚷嚷要把存银取出来。</p>
他们信不过年轻的大皇子,更怕士族趁机在银号里动手脚。</p>
“都安静!”</p>
银号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曾跟着魏征打理银号多年,此刻站在台阶上喊道,</p>
“大殿下有令,今日所有存银,不仅本息全付,额外加赠一贯钱!”</p>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p>
加赠一贯钱?</p>
这可是普通农户半个月的用度!</p>
李福站在二楼的窗边,看着楼下的景象,对身后的崔明笑道:</p>
“魏征当年说,百姓的信任像筛子,漏了就再也装不住东西了。</p>
咱们这第一把,得让他们把心放进肚子里。”</p>
崔明是去年科举被李福破格录用的寒门士子,如今成了他的副手,闻言点头道:</p>
“可这加赠的钱,从哪里来?</p>
银号的储备金......”</p>
“从我的俸禄里扣。”</p>
李福打断他,指着桌上的账册说道,</p>
“你看这页,去年山东士族通过银号,把二十万贯铜钱换成了西域的金锭,转手就赚了五万贯。</p>
这些钱,本该有一半归入国库,却被他们悄无声息地分了。”</p>
崔明的脸瞬间涨红,焦急的说道:</p>
“殿下是说......”</p>
“魏征的手札里记着呢。”</p>
李福抽出一页纸,上面有魏征潦草的字迹,</p>
“崔家、卢家、郑家,都在银号有暗账。</p>
今日我赠百姓一贯钱,他日就要从这些人手里,十倍百倍地讨回来。”</p>
话音刚落,楼下突然传来骚动。</p>
只见一群家丁簇拥着个锦衣少年,蛮横地推开人群,朝着银号门口走去。</p>
“我爹是吏部侍郎,”</p>
少年叉着腰喊道,</p>
“赶紧把我家存在银号的五千两黄金取出来,少一分钱,拆了你们这破铺子!”</p>
掌柜的脸色发白,正要上前理论,被李福拦住了。</p>
李福走下台阶,走到了少年的身前。</p>
“五千两黄金?”</p>
李福笑了笑,</p>
“银号的账册上,令尊只存了五百两,还是三年前的事。</p>
莫非是你记错了?”</p>
少年脸色一变,梗着脖子喊道:</p>
“胡说!我亲眼看见我爹上个月还往银号送箱子......”</p>
“送的是箱子,不是黄金。”</p>
李福冷喝一声,随后对身后的羽林卫说道,</p>
“搜他身上。”</p>
羽林卫上前,果然从少年怀里搜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p>
“今日午时,以取黄金为由,闹乱银号,拖住李福。”</p>
落款是崔敦礼的亲信幕僚。</p>
人群瞬间哗然。</p>
原来这是士族在故意找茬,想让大皇子刚接手银号就出丑。</p>
“把他送到刑部,”</p>
李福沉声道,</p>
“让崔侍郎亲自来领人。</p>
顺便告诉崔大人,他藏在银号地窖里的三千两私银,我已经让人封存,等候陛下发落。”</p>
少年吓得瘫在地上,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p>
百姓们提着钱袋重新排起队,这次不是来取钱,而是把家里的碎银、铜钱都存了进来。</p>
连士族的把柄都敢抓,这大殿下,比魏征还敢动真格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