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小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解除兵权!,请,卸甲!,煮小酒,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识的。”
“万公……”
宦官捧剑而过,询问每一位官员。
面对天子佩剑,官员们无人敢质疑。
随即,张辩在旁,公布了董然的罪证。
如此,在这宫墙外、百官面前,等同于天子开口敲死了董然的罪!
这件事,不只是周彻之为,更有天子背书。
有质疑的,只能去顶撞天子了。
桥文言是代表朱龙来的,所以他能立在前列。
张辩所言,他一个字也不敢漏!
最后,他得到了结论:
一、董然没有翻身的可能了,不可能借董然之死撤掉周彻;
二、对于朱龙撤掉周彻的意见,天子并未采纳。
但!天子同样没有要动朱龙的意思——这说明六皇子差人来,也未撼动太尉?
在天子这,董然惨败,六皇子和太尉——平局!
回想昨夜在车上听到话,桥文言自己没有离开雒京,而是继续留在此活动。
他安排了快马,去回信朱龙。
接下来,他的工作重心不再是借董然发难,而是:雒京之安危!
于雒京的大夏老爷们而言,最为紧要的,永远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如果说有可能让西原威胁到自己,那是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反响极大!
朝野中,求稳的声音迅速膨胀。
——“西原擅野战,弃守而攻,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我大夏以武立国,何惧蛮夷?!愈是惧战,愈是不堪!”
——“国家大事,岂容意气?”
“没有意气,哪有今日的汉地十三州?打光了并州还有三河,打烂了三河还有三辅,还怕了他们蛮子不成?!”
——“这是伤国之言!”
——“不错!雒京重地,不容有失!”
——“太尉世之名将,持重有方,依他策稳妥而行,亦可退敌,何以求战?!”
虽然大夏境内武风极盛,但此番求稳的声音还是压过了另一派。
毕竟,太尉本身,才是武人的代表不是吗?
——张梓北!
“太尉。”
有人快步走进帐来:“雒京回信。”
朱龙立即拆开,看过后,他眼中厉芒一闪。
豁然而起!
“既如此——便容不得犹豫和客气了!”
他发出一声冷笑,道:“六皇子,此番让你不得!”
“去,将五位大王请来。”
“是!”
稍许,五王齐至。
双方见礼毕,朱龙还没说话,济南王便开口:“羊头山的事我们都听说了,这个六皇子确实叫人头痛啊。”
“难道他就这么喜欢厮杀?”
他连连摇头,一脸不满:“太尉你召他了没有?为何还不见他来?”
朱龙看了他一眼,道:“请几位过来,正是为了此事。”
“我可以告诉诸位,六皇子出击之决心,已是不可动摇。”
“他斩董然,说了许多罪证,但归根结底只有一条——董然与你我一般,是主守,而他要的是攻。”
“他与我们路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顿了顿,他方叹了一口气,道:“诸位殿下都是掌国的人物,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等与六皇子,不但是在争功,更是在避责啊!”
“要么他压倒我,诸位俯身听命,引军出山,冒险与西原人决死。”
朱龙话说到这,魏王、赵王等人忍不住对视。
“此中道理我们都明白。”赵王轻轻摇头,道:“我等与太尉站在一块,太尉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了。”
“不敢!”
朱龙起身作了一揖。
他又沉默了一会儿,方道:“我意,再召六皇子来,直接解除其兵权!”
“于军中,我持节钺,是他上司;于宗室内,诸位殿下是他长辈。”
“为了大局,我们应当合力为之。”
其他几人还没接话,济南王便一拍桌子:“就这么办了!我们支持太尉,但话说在前头,如果陛下追究这件事……”
“陛下对于此事,置之不理。”朱龙倒是平静了起来:“拿下六皇子,不是为了害他,而是为了眼前的战事。”
“只要仗能打赢……退一步说,只要羊头山可久守不破,我等便是有功无过的。”
有功无过这话说的漂亮,本质就是——到时候天子和朝廷需要他们来继续贯彻路线。
成功了,一切好说;失败了,诸账皆算。
周信等人,都在心中盘算——没得选择。
两条路,二选一。
跟着周彻走,主动出击,只能求胜;
跟着朱龙走,紧持防守,不输就行。
第二条路,最为妥当,这也是他们一开始选择朱龙的原因。
“可!”
最终,五王悉数点头,敲定此事。
恰在这时,有人通报:三殿下来。
朱龙连忙道:“快请!”
帐门掀开,周松步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似笑非笑:“既有军议,为何将我单独空置一旁呢?”
周松自己是皇嗣,此番又是名正言顺的监军,谁也不敢怠慢。
“哪里!”朱龙立即道:“正要去请殿下来,好办一件事。”
“何事?”周松问。
“我已两次去信,请六殿下来议事,六殿下却置之不理。”朱龙面带苦笑,道:“战事关系重大,这如何使得?”
“皇弟这般……确实不妥。”周松微微蹙眉:“所以,朱公想让我召他来?”
“正是。”朱龙点头:“于私殿下为兄、于公殿下为监军,他如何也不会拒绝的。”
“好。”
周松未做他想,点头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