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仲达的志向,孔明的决心
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9章 仲达的志向,孔明的决心,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满地是菠萝,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觉得曹操还有可能活着。
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可他并没有直言。
因为他如果是这样说了,曹丕必不敢行今日所谋之事。
而曹丕不行今日所谋之事,他又如何能有这冲破方寸之机?
……
发羌之地,高岭横亘,寒风如刀。
向来是中原势力难以触及的蛮荒之境。
此地山高路险,部落林立,彼此之间或结为同盟,或互为仇敌,民风彪悍且对外来者充满戒备,若寻常兵马至此,若非陷入无休止的缠斗,便是在酷寒与隔绝中自行溃散。
但曹操不是寻常人,他所带的兵马也不是寻常兵马。
初至发羌地界时,他曾有意将俘获的部落女子分给军卒以泄征战之苦,这在乱世征伐中本是寻常做法。
然而曹操却最终选择禁止任何侵犯之举,反而下令为这些女子妥善安置住处,供给御寒的衣物与食物。
而后,他亲自召见了其中几位懂中原言语的部落妇人,细问其部落的方位与习俗,随后挑选出愿意回归的女子,派亲兵护送她们返回各自的族落,已成盟好。
曹操既有杀羌人匪盗之举,又有奉还女子之情。
自得本地羌部首领好感。
遂与之结盟。
盟约既成,曹操得知盟友遭宿敌侵扰、势力衰微。
当即遣精锐与盟友勇士共讨仇敌。曹军甲胄兵器与部落弯刀弓箭配合,如洪流直扑敌营,一番激战大破敌军,助盟友收复牛羊草场,瓦解宿敌威胁。
经此一役,曹操声望立起。
观望部落见结盟者得强援,纷纷示好归服;
最初结盟的部落更视其为靠山,倾力相助—指引水源捷径、提供药材、派勇士助巡。
寒风依旧掠过高岭,却难撼曹军根基。
曹操以克制与远见,用善待化敌意、以盟约固关系、彰武力助盟友立威,终在这片“绝境”之地稳稳立足。
下一步,他要积攒足够的粮草辎重。
再北上至凉州,走河西走廊,归往中原之地。
发羌若要进入凉州,主要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
其一,从发羌北部出发,穿越茫茫戈壁与起伏丘陵,途经诸多山口与峡谷,向东北直抵凉州西南一隅的祁连山隘口。
此路线虽路程相对较短,却要面临恶劣的地理环境,戈壁缺水、风沙肆虐,峡谷地形复杂,易遭伏击,且祁连山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条道路,则是由发羌向北,沿着一条蜿蜒于高原与草原之间的古道前行。这条路需跨越多条湍急的河流,还要经过一些势力错综复杂的小部落聚居区。
渡过河流需要充足的舟船或搭建桥梁的材料,而小部落聚居区的态度又摇摆不定,友好时可提供补给,敌对时则可能阻断道路,给行军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条路最为迂回,是先往北,再向西北行进,要通过这里,需要绕过西海盐湖,穿过原始森林、渡过沙漠之地,爬过高岭雪山。
此一路可见春夏秋冬之绝难之境。
之后折向东北,沿着河西走廊的边缘,途径一些小型绿洲城镇。
从敦煌而入凉州。
此路程漫长,消耗时日众多,且要时刻防备来自森林中未知的威胁以及绿洲城镇可能的敌意。
不到万不得已之际,曹操绝不想走这条路。
……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也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发羌匪盗,但有冒名曹操而欲入凉州者,杀无赦!”
是他下的死命令!
当下,马休、马铁、姜叙、杨阜等各率精兵驻守隘口。
诸葛亮则统领主力坐镇走廊中段的枢纽城池,城内粮草充足、兵甲精良,可随时亲率大军,驰援各处。
但这还没完,他已传令赵云与庞德放弃攻打长安,速撤兵至凉州。
当然,还包括张飞领导的数千荆州精锐。
当下诸葛亮所做的事,那就是集合他能统帅的所有兵力,务必要将曹操阻隔于凉州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