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鼓楼,三哥
大肥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8章 鼓楼,三哥,重回84东北开局干死一头大野猪,大肥橘,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买学生票?光有学生证不行,还要系红领巾!”
“你跟我磨叽也没用,规矩不是我定的,回去拿红领巾吧,下一个!”
许大海看了看身后离开的学生,哦,原来学生票还有这项规定。
三人进入鼓楼,一层很空,顺着陡峭的长阶梯往上爬,来到二楼后,极目远眺,能看到老燕京城的大片景色。
景山公园,故宫,北海,以及大量的老胡同……
跟着许大海的两个半大小子,一个叫王粮,矮个,大眼。另一个个子高一些,不过性格相对内向,叫赵乐。
两人都是出生于1975年,今年实岁16。
“鼓楼外边看多了,这还是咱俩第一回来里边看啊。”
“是啊,那边是故宫?”
“嗯!马上就要跟着癫爷去海南了,癫爷的意思是,让咱们留在那儿,帮猴哥做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燕京?”
两个半大小子,心中充满了对远行的期待,迷茫,畏惧,以及一丢丢不舍。
在他们眼中,猴子“王智”已经是成功人士,学习的榜样!
许大海收回目光,视线落在两个略显青涩的半大小子身上。
和后世不一样。
在这个年代,16岁可以算是大人了,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接了父母的班,进了国有企业;还有的当了数年学徒工,快可以独立做事了。
“到了海南,踏踏实实的,多做少说,多看看王智是怎么做事的,多揣摩学习。”
“海叔,我们明白!”
两人对许大海也充满无限感激。
不出意外,他们这一生,都会跟着许大海,这也是老癫的意思,他们也明白这一点。
这个年代,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太多,社会也充满野性气息,很流行“拜大哥”,“混社会”。
在王粮,赵乐等人心中,许大海就是他们的大哥,非常非常强大的大哥,说话比法律还要好使!
中午。
由于许大海提前打了电话,所以当他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登门时,三哥三嫂已经有所准备,包好了饺子。
边其乐融融的吃饭,边聊一些家常。
倒也轻松自在。
在三哥这院儿住了一晚,早上天空阴沉沉的,吃过早饭后要离开时,三嫂让他带回家一些东西,大包小包的——有的是给小婷子,小花她们的,也有几件衣服是给老爹老妈,爷爷奶奶的。
望着许大海离去的背影。
三哥站在门口,目光发直,久久没有回神。
乌云很低,寒风凛冽,墙角的枯草不断摇晃。
“怎么,舍不得你弟弟走啊?”三嫂笑道。
“哎,和亲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好了,过年的时候咱们就回去了!收拾收拾,就请了半天假,今天该去上班了。”
.
赤峰。
是蒙东地区核心城市,南距燕京大约400公里,东距沈阳大约500公里。
拖赵野军帮忙,许大海买到了卧铺票,花费40块。
K255次列车。
“下雨了啊!”
许大海的行李,包括从国外带回来的东西,以及三哥三嫂准备的东西,已经安排在京的员工运往许家屯儿。
即便空着手,登上绿皮火车时依然非常艰难。拥挤,嘈杂,混乱,弥漫着汗臭味儿,很多人的行李非常大,不得不把蛇皮大口袋举过头顶。
“呼~”
等来到属于自己的卧铺车厢,许大海才松了一口气,窗外的雨已经大起来。
哗啦啦~哗啦啦~
一场秋雨一场寒!
快到冬天了。
隔壁床位的两兄弟,一个侧躺,手掌撑脑袋;另一个翘着二郎腿,脚丫子不断颤动着,谈兴正浓,从国外聊到国内,从军事到民生。
许大海和他们唠了几句,便失去兴趣,开始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着雨声感觉也是一种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