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2章 赵楚大战,战国帝业,君子于役,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一边,陈地。
尉缭刚到陈城还没来得及南下,就听说了三家被项燕打败,景驹逃亡到上蔡的消息。
此时,手下人都建议原地设防等待唐王的指示。
尉缭却当机立断的率领赵军南下赶往上蔡援助景驹,这让尉缭的部下都捏了把冷汗,没有经过唐王的同意,就擅自援助景驹,万一因此引爆了和楚国的全面战争,他们这些人恐怕都难逃干系。
而且景驹万一不想接受他们援助,赵军说不定还要和景驹打一场,唐王可没有命令让他们和景驹开战。
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已。
尉缭安慰大家说:“楚国的局势已经非常急迫,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赶到上蔡援助景驹,如果我们再次等候唐王的旨意,景驹很可能被项燕消灭,那时大家就悔之晚矣了。”
手下说:“景驹如果不接受我们的援助呢?”
尉缭呵呵一笑,道:“景驹既然逃亡到上蔡,就是已经做好了接受我们援助的准备,除了我们,已经没有人能帮助他了。”
这是确实如同尉缭所料,景驹到了上蔡后,刚准备派人到赵国去联络,就听说尉缭已经率兵来到。
景驹大喜,立即吩咐人打开城门,亲自出城相迎。
尉缭率军入城之后没多久,田秀的诏令就到了。
宣读完唐王的诏令以后,在场之人无不佩服尉缭的先见之明。
尉缭则是在接受完田秀的诏令后,立即去见了景驹。
两人见面后,尉缭直接告诉了景驹田秀的诏令:“景驹将军,唐王已经发来诏令,要我全力援助将军对抗项燕,今后我军会常驻上蔡,将军不必担忧项氏迫害了。”
景驹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唐王仁义,有贵军帮助,本将可以无忧了。”
这时尉缭又说道:“只是将军,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尉缭说道:“您割据上蔡,又直接接受我们赵国的援助,项燕手上有楚王,他很有可能把您宣布为叛军,到时候楚国上下都会把将军视作叛逆,将军虽然有唐王支持,恐怕也难以在楚国立足。”
景驹听了这话以后非常恐惧,急忙向尉缭请教对策。
尉缭暗喜,把提前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景驹听到田秀想扶持他做楚王,不禁陷入犹豫。
景氏在楚国也有几百年的根基了,如果说景氏真的老老实实只想给楚王打工,这话景驹自己都不信,毕竟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是景驹如果真的在田秀的扶持下成为楚王,那就等同于和真正的楚王决裂。
景氏今后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跟赵国一条路走到黑。
景驹当然不想跟赵国一条路走到黑,可是如果不答应田秀的要求,赵国很可能会断绝对景氏的援助。
一旦失去赵国的援助,项燕立马就会攻打上蔡,到时自己必然是死路一条……
左右是个死,倒不如跟着赵国拼一拼,说不定景氏真能统领楚国。
“好,这件事情本将答应了!”景驹做出了决定。
尉缭大喜:“痛快!将军,不!大王,请您放心,在您继位之后,赵国,唐国,秦国,卫国会在第一时间承认您楚王的身份。”
景驹知道这话不假,整个长江以北基本都被田秀控制,只要田秀带头承认他的身份,其他四国都会跟着承认。
三日以后,四月初十。
景驹在田秀的支持下成为楚王。
随后,唐、赵、秦、卫都派来使者祝贺景驹继位。
景驹在成为楚王后,立刻对外宣布自己才是楚国唯一的王,并且号令整个楚国,在他的领导下对抗伪王负刍,以及反骨贼人项燕。
楚王负刍在听说景驹成为楚王后,立即将他贬为了叛贼,剥夺了他的所有头衔,并命令项燕率军讨伐景驹。
项燕认为,景氏在楚国的根基极深,为了防止景氏一族暗中帮助景驹,应当先把国中的景氏封君全部取消。
景氏封君原本对景驹称王是谴责态度,但听说了楚王要取消他们的封君身份后,众多景氏封君只能被迫转向景驹,帮助他对抗楚国。
众多景氏封君在地方掀起叛乱,项燕一时间有些疲于应付。
赵国也趁这个机会从上蔡出兵,攻略蔡阳、平兴、繁阳等地。
项燕首先把矛头对准国内那些叛乱的景氏封君,命令各地弹压叛乱。
一些实力较弱的景氏封君被敌方消灭,而那些实力较强的则被项燕之子项梁率兵剿灭。
在剿灭国内景氏封君的同时,项燕亲自率军十万北上到项城(今河南项城)与尉缭交手。
两军在项城爆发大战。
田秀闻之,立即让田儋自商丘南下攻打城父(今河南襄城)。
城父是楚国的军事重镇,历史上楚国曾在此处爆发过多场战争,而现今城父对楚国更加重要,城父南方就是楚国的都城寿春,城父是楚国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一座城邑。
听闻田儋进犯城父,项燕只好匆匆结束了与尉缭的战争, 急忙率兵增援城父。
尉缭则趁着机会攻略项、顿、寝、胡等城邑,将楚国好不容易从魏国手上收复的上蔡之地,再次收入囊中。
赵楚两国大战的同时,韩国也发生了一则轰动天下的消息。
韩王然宣布迁都阳翟。
韩国岂新郑而都阳翟,自然是为了防止赵国的入侵。
魏国灭亡了以后,新郑已经直接暴露在赵国的兵锋之下,这让韩王深感不安。
楚国的战争更是让韩王感到恐惧,所以韩王宣布迁都阳翟以避赵国锋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