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丛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0章 李朝的困窘,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朝有一个惯例,每逢战事大胜必然大肆宣扬,从而鼓舞民心,但唯独东征日本战事是个例外。
东征军以朝廷两大水师参与,征调了万余内地都督府兵马,主要以朝鲜兵为主力。不过朝鲜兵的军纪非常差,刘锜到了日本后,第一次吉敷川之战后,朝鲜兵在周防国烧杀抢掠,于是刘锜连忙上书请罪,枢密院只是下达了一封言辞严厉的训斥令,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刘锜是曾经跟随王伦的侍从武官,于是折彦质也一下子醒悟了,原来如此啊!
东征军两部陆军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大战结束后,领兵将领们就纷纷上表请罪,表示朝鲜兵军纪太差、我们的才能不足,导致兵士骚扰倭人民间,请求朝廷治罪,并给时间整治军纪。
而朝廷每次的应对都是如出一辙,遣使者严厉训斥,但就是没有任何惩罚。
因为东征日本,朝廷定下的倭兵悬赏,是以牛羊而非金钱支付的,换算下来的话,一颗人头的赏金并不高,反而不如一个倭人奴隶的价格。
聪明人就看出来了,这是朝廷希望朝鲜兵放纵一下,抢劫一下,从而弥补一些,这样朝廷的军费支出也会少一些。
若是放在其他地方,如此败坏军纪肯定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但朝鲜兵不属于朝廷禁军,在名义上仍旧属于民兵,与义勇水师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朝鲜民间做的恶事,关汉军何干?这就是朝廷内部的统一宣传口径,总之黑锅交给朝鲜人背一下,而这也不是朝廷不将朝鲜视为中原的一部分,毕竟这不是刚刚内附的嘛。
故而在倭人看来,汉军就跟人格分裂一样,只要是不投降的倭国地区,那么朝鲜兵就非常凶残,什么都抢,简直是无恶不作;一旦倭人投降,那么汉军总能够迅速维持纪律,变成了王师模样。
朝鲜兵这么听话,是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抢劫,而且朝廷还会从倭人奴隶的买卖中给他们部分分润,毕竟是王师天兵,他们不敢不听话的。
连续数年的战争,倭国已经出现了饥荒,刘锜防线以东的倭人百姓纷纷逃难,大量土地被废弃,朝廷则不断将朝鲜百姓运送而来,就地屯垦。
这种粮食缺乏的饥荒同样蔓延到了已经被汉军占领的地区,于是大量民间商队满载着东南的粮食售卖了起来,许多投靠汉军的倭人贵族们,前手刚刚获得一些贩卖倭人奴隶的金钱,后手就交出去,换成了粮食以及中原运来的各种商品。
总之,东征军在日本诸岛干的事情,若是宣扬出去,有损朝廷颜面,所以朝廷从不大肆宣传。
而沿海诸行省的府县百姓们,则是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吃下了很大一块蛋糕。
所以朝鲜行省以及沿海诸行省的百姓们,巴不得对日本战事永远不结束,但是在朝廷的规划中,这场战事不会持续太久了。
因为向日本已经被占领地区的移民,大致上到了某个瓶颈一般的上限,朝廷对各地的移民,主要集中在各户百姓的中男、赘婿、刑徒人等,说白了就是一群没有家产继承权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最有动力向外迁徙。
但是朝廷内部可以迁徙的地区实在太多了,漠南、东北、陇右、北庭、广西、云南,总好过漂洋过海去日本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