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又何必引得众人反对呢?
喵帝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9章 又何必引得众人反对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喵帝大人,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比如,工部要疏通运河,总得先派人沿河勘探吧?这几千里河道,没有一年半载,能勘探得完吗?
勘探完了,总得做预算吧?这预算报上来,我户部总得审核吧?
一笔笔地核,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算,总不能出了错漏不是?”
“还有移民实边,吏部总得先统计各地人丁、田亩,再制定详细的安置章程吧?
这章程,是不是得拿到朝堂上,让诸位大人一起议一议?
总不能让百姓到了北边没饭吃、没地种吧?”
詹徽抚掌而笑,眼神锐利:
“不错!陛下要我们三日之内拿出章程,我们就拿!
但这章程,咱们尽职尽责,复杂一些,详尽一些,每一步都需要反复论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个衙门协同。”
工部尚书也是一拍大腿:
“对!清理元大都宫城,此事更急不得!前元秽气深重,挖地三尺哪够?
必须得请高僧大德做足水陆道场,还得从风水堪舆上仔细斟酌,这都是为陛下圣体安康着想!慢一点,稳妥!”
皇帝的旨意,没有办法明着反对。
但他们可以用大明朝这台精密而庞大的官僚机器,用数不清的奏本、会审、勘察、预算……
把皇帝的这道疯狂旨意,拖下去,磨下去。
就跟当年对付凤阳中都一样。
书房里的气氛,由先前的惶恐绝望,转为一种压抑的、充满算计的亢奋。
他们找到了武器。
文官最擅长的武器。
看不见刀光剑影,却能困死猛虎。
然而。
这个办法执行起来,难免耗费时日。
再加上,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知晓此事。
所以。
文官们仍没有放弃劝说。
东宫,文华殿。
殿外的广场上,还能隐约听见压抑的喧哗。
自打早朝散了之后,这里就没清静过。
一波又一波的朝臣,怀揣着奏本,揣着一肚子的惊骇与忧虑,前来求见太子。
从六部尚书,到都察院的御史,再到翰林院的学士……
他们劝不了皇帝,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位素来仁厚的储君身上。
然而,东宫的大门,却始终紧闭。
太子殿下一概不见,说是近日操劳过度,要休养两日。
这让许多原本想来寻求主心骨,甚至想撺掇太子出面劝谏的官员,心里凉了半截。
太子的态度,太过耐人寻味。
雪片般飞来的奏本,一封封摆在朱标的案头,却一封也没有打开。
他知道里面写的会是什么。
无非是“国本动摇”、“劳民伤财”、“祖制不可轻改”之类的泣血陈词。
这些道理,他懂。
可父皇的决心,他也懂。
然而,当陆知白的身影出现在文华殿前时,守门的内侍却快步迎了上来,恭敬地躬身行礼。
“驸马爷,殿下已等候多时了。”
这一幕,让远处还在苦等的官员们看得眼都直了,心中五味杂陈。
陆知白微微颔首,迈入幽静的文华殿。
朱标并未坐在主位上,而是换了一身寻常的素色常服,正立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神情专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