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宝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人情世故,古玩江湖情,乾宝浩,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天趁雨天,都在家歇着,所以喊各位来聚一聚。”
“正好学峰这次也从北京回家来干农活,张超提拔为学校的教务处主任,给他贺贺喜。”
既然张支书都这么说了,村委会主任张主任赶紧接着说:“谢谢支书想的周到,在百忙之中还能想到我们,真是荣幸之至。欢迎两位,并祝贺张超高升。”
酒宴正式开始,大家喝的是汾酒。几杯酒下肚,大家的情绪逐渐兴奋起来。
“司令”自然是支书,张支书连喝三盅,自称酒司令,是本场最高执法官,赏罚言出必行。
如有不服者,必须自己再连喝三盅来夺酒“司令”之位。
但今天中午,由于特殊的氛围,没有人敢来争执这“司令”之位。
“司令”讲了酒场规矩:不喝酒者罚,不服将令的罚,大声喧哗者罚,派兵不应者罚,猜拳输者,不喝的罚。哈哈哈,一应俱“罚”。
大家听了“司令”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张明注意到,五叔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与每个人都亲切地交谈着,不时地举杯敬酒。
村主任和村会计则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小心翼翼地喝着酒,偶尔插上几句话。
妇联主任则比较活泼,她与大家谈笑风生,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张超和张学峰坐在一旁,他们的表情有些复杂。
张超似乎有些紧张,他不停地喝着酒,试图缓解自己的情绪。
张学峰则显得比较淡定,他微笑着看着大家,偶尔与身边的人交流几句。
酒宴进行得很顺利,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十分热烈。
张明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他觉得自己仿佛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与大家一起分享着喜悦和快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五叔忽然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今天难得这么高兴,我提议玩个小游戏助助兴。”众人纷纷叫好。五叔便说出规则:轮流讲一件自己最难忘的农事经历,讲不出或者别人觉得不精彩就得罚酒一杯。
村主任先开了口,说起早年抗旱挖渠的艰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轮到村会计时,他磕磕巴巴讲述育秧苗遇虫害的事情,虽不够生动,但也博得了大家善意的笑声。
妇联主任绘声绘色地描述摘棉花比赛的趣事,逗得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张超讲了自己小时候跟着父母插秧累得直哭的糗事,大家一边笑一边打趣他。
终于轮到张学峰了,他沉思片刻,缓缓道来跟随爷爷守夜看瓜田遇到偷瓜贼的惊险经过。正当大家沉浸其中时,突然外面传来一阵狗叫声,紧接着有人敲门。众人一愣,五叔笑着说:“莫不是还有客人来?”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上菜的张明。
接着,村主任和村会计作为两个将军,分好人数,准备新一轮的“战斗”。
“司令”指派张学峰倒酒,客人不谁私自倒酒,派兵酒,上将应,不一会热闹非凡,两边争相斗起酒来。
瞅准机会,张学峰走到五叔面前,敬了两盅酒,说了些感谢的话,以及以后多照顾等话语。
实际上,张学峰的发达,离不开五叔早期的一手扶持,从货源渠道保证了“质量”,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使张学峰赚了很多钱财。
赚钱是一个人真实的、真正的综合实力的表现,头脑、情商、韧性品质、心态、智慧等。
运用好了,不发达才怪呢?
张超也趁这个机会,向张支书敬了两盅,互相说着“掏心窝”的话。
社交的本质不是吃喝玩乐,而是价值交换。
一桌喝酒的人,都姓张,妇联主任是张家的堂客。
这就是现实的农村。
在农村谁的家族大,在村里就能“吃得开”,不被人欺负,村里的干部也基本上被这个家族“把控”。
也就可能生成某种不可控的因素来,矛盾的双重性,有优点也有缺点。
喝了六瓶汾酒,大家都喝的东倒西歪,但尽兴,场面热烈,欢声笑语。
盅盅表决心,盅盅是兄弟。
酒足饭饱后,直至高兴而归。大家踉踉跄跄的,有一种“墙不走,我也不走”的感觉。
酒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深的文化情结,深深地扎身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海洋之中,几千年来经久不衰。
酒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润滑剂,是沟通感情的催化剂。
你酒量不行,说明你做人也不行?真的假的,真真假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做个有风骨的人,无论别人如何对待你,都要自己珍惜自己,对得住内心的一丝骄傲,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
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拥有梦想,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成功没有高低之分,让自己快乐开心起来,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如果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动起来,奔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