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fr李青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8章 烽火返乡路(2),站着,作者qfr李青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吃饭的时候,中校老是喋喋不休,骂日本鬼子,骂宋哲元,骂常凯申,骂汪精卫,骂殷汝耕。
骂这些人也就罢了,中校这人,发起狠来,连自己的父母、自己本人也放肆地骂。骂父母,造了什么恶孽,把自己生下来;骂自己本身活着不容易,为什么要强出头,当什么兵呀。
我大爷爷一听火气急速上升,气哽在喉,忍不住顶几句:“哎,上校,你当真不懂规矩!我告诉你,国人的习惯,吃饭大于天,应该闭上你的臭嘴巴!世界上,只有父母抱怨儿子不争气,从来没有见过,儿子抱怨父母生你养你,哪有什么大错!”
“老家伙,你算老几!居然来教训我?”
“作为一个军人,外敌入侵,你当抱定殉国之志,马革裹尸还。而你呢,像个妇道人家一样,却在怨三载四,哪有半点军人的气质?”
“老家伙,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信不信,老子一枪毙了你!”
“你好威风呢,一个后生晚辈,不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发火,却在一个老人面前嚣张。毙吧,毙吧,你不毙掉我,就是狗娘养的的东西。”我大爷爷双手扯开衣领:“我若是死在你这个没教养的家伙手里,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好啊,老子成全你!”中校拔出手枪,枪口直抵我大爷爷的脑门。
独活慌忙推开中校营长的手枪,说:“他是我手下的老兵,已准备告老还乡。中校,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你耍什么威风?”
这个时候,一位戴眼镜的军官手持电文,过来说:“营长,孙连仲来电,令我们火速赶往石家庄集结。”
中校营长说:“好。命令部队,马上出发。”
车队过了榆社,为时尚早。中校营长对副官说:“赶到辽县吃晚饭。”
我大爷爷和独活他们,挤在一辆带篷的大卡上。独活说:“大伯,那个中校,肯定不会放过你的。我估计,到了辽县后,他们会还停下来休息。你呢,下车之后,迅速往南走,脱离他们的视线。”
大卡车开到滨河江北大街与辽山路的交岔路口,忽然停止前进。独活说:“兄弟们,让这个老兵先下车。”
我大爷爷刚下车,独活来不及与我大爷爷打招呼,车队又启动了,向辽县城中心驶去。
我大爷爷沿着辽山路,一直往南走,走到郭家窖,才停下脚步。
暮色中,我大爷爷看到两个老人,大约是一对老夫妻,一人一个背篓,背篓里装着磨盘南瓜,正费力地往上坡路走。
我大爷爷说:“两位老人家,看你们背得太累了,不如放下背篓,我帮你们送回去。”
“你是什么人?凭什么要帮我们?”老男人转过一张满是褶皱的脸,分不清脸上的水渍,是汗,还是泪。
我大爷爷说:“因为你们和我一样,都是穷苦人,所以,我才愿意帮你们一把。”
“你确定,不会抢我们的南瓜吗?”老人看到我大爷爷穿着国民党的军装,有些疑虑,说:“你们那帮当兵的,和日本鬼子差不多,见什么,抢什么。你不晓得,这点南瓜,是我俩口子大半年的粮食呢。”
我大爷爷一个肩膀背着一个背篓,走到老人家的房门口,放下背篓,说:“老人家,告辞了。”
“哎哎,你这个人,做了好事,不喝一口茶水再走吗?”
“老人家,我问你一件事,你们这里,哪里有吃饭住宿的地方?”我大爷爷问。
“哎哟,我们这种乡下地方,哪有吃饭住宿地方?”老人说:“至少还要走十里路,到车道拐,那里才有一家小饭店。但到了这个时候,小饭店只怕早就关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