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深远影响·汉人大地主
今天有猫了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3章 深远影响·汉人大地主,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有猫了吗,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这种制度流毒极深,除了表面上的有助于维护蒙古人这种少数民族的统治外,对元朝也有很大的坏处——自从唐朝之后,中原就没有事实上统一过,汉人这个主体民族进入了长期的分裂,有的是北方汉人对南方汉人的敌意,有的是宋朝对投奔而来的北方汉人的敌视,有的是……总之,分裂已经存在很久,裂痕也很深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完成统一,本就不容易,即便宋朝之后建立大一统王朝的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自己,也必须要面对因为长久分离而导致的内部分裂倾向——这种时候,忙着弥合双方还来不及,还主动鼓励和推动分裂?!】
【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天下慢慢地裂开。而天下裂开了,这个王朝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当然,蒙古人也有蒙古人自己的原因,比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外来的啊,比如他们本身人数就很少……但总之,这种分裂制度确实也在元朝灭亡这件事情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忽必烈默默地看着这一段评述。
他有没有推行汉化?当然有,甚至他可以斩钉截铁地表示,即便是如今,在他已经削弱了汉人世侯、用色目人牵制甚至压制了汉人官员的力量之后,他也依旧在推行汉化。
汉化的进程是没有中断的。
只不过是速度减慢了而已。
他学过汉学,读过史书,又能打下来这天下,还能拉拢到那么多汉人愿意支持自己,自然不会不明白汉化对于想要在中原天下长治久安的王朝的重要性。
如果完全不汉化,那蒙古人是很难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留存下去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悬殊的人数对比,还因为与已经非常庞大且体系化的汉学相比,蒙古人自己的那一套制度和传统,真的相差甚远。
当然,那也更加适合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生活,而并不适合稳定的、由游牧转向耕种的庞大王朝。
如果不汉化,就算汉人不故意反抗,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彻底适应得了蒙古的那一套传统,摩擦势必出现;同时,大元也很难真正实现对天下的治理——忽必烈内心真正想要的,可不是如同大蒙古国那样,分疆裂土,各个层级的贵族们真正掌控自己的领土,只不过效忠于上层而已。
他要的,是如同过往的所有汉家王朝那样,皇帝掌控天下,皇帝拥有天下。
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停下乃至斩断汉化的脚步。
只是这段时间,他觉得不能那么快强行推行汉化了而已。
元朝,到底还是大蒙古国,贵族政治依旧占据主导,这是他这个皇帝也不能直接改变的——他不可能直接和那样庞大的蒙古贵族群体彻底对立,只要他那么做,自己的性命难保,大元也会立刻分崩离析。
况且,到了那个时候,难道汉人就会坚定地支持自己这个蒙古皇帝了吗?
他不能抛却蒙古贵族这个群体。
那就必须要容忍他们的一定需求,比如,贵族政治。
想要真正走向那种官僚政治,真正汉化,只能够缓缓图之——自己打下这个底子,确立了这个大方向,只要后续的皇帝能够稍稍推动一二,那么,汉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看看这上面说的,就算后来大元直接陷入了内部激烈斗争中,根本没有人愿意推行一下汉化,可等到大元灭亡前夕,汉化不也是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许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