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小出风头
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小出风头,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玉米扒舞,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人之中,唯独张时安的诗句不太那么理想应该是不太稳定。
所以他决定自己率先出列。
就算是不好,那还有其他两人可以补救,起码能够让夫子的脸面上好看一些。
一身蓝色棉布衣上的张时安,施施然站出列,脸上的表情不见局促。
行为举止非常大方,打眼一看还真不像是家境普通之人能够教养出来的孩子。
张时安朝着诸位夫子深施一礼,轻声说道:
“学生才疏学浅,愿献拙作,还望夫子们多多指教。”
言罢,他微微仰头,目光中闪烁着灵动之光,轻声吟道:
“秋深小院金风漾,桂影扶疏映粉墙。
玉蕊含情藏馥郁,琼枝带露蕴芬芳。
轻摇翠叶繁星动,漫舞繁花密露香。
愿化流萤栖桂下,长依雅韵梦甜长。”
诗罢,庭院中一时静谧无声,诸位夫子眼中皆露出一丝惊讶与赞许之色。
诗中首联描绘出深秋小院里金风拂动、桂树之影摇曳于粉墙之上的清幽之景;
颔联以拟人之法,赋予玉蕊琼枝以情,细腻地展现出桂花的馥郁芬芳;
颈联从动态入手,“轻摇”“漫舞”二词将桂叶的灵动与繁花的香气四溢鲜活地呈现;
尾联更是别出心裁,化身为流萤愿长栖桂下,尽显其对这桂香的眷恋痴迷。
虽笔法稍显稚嫩,却满是童真与灵气,让在座的夫子们不禁对这年幼的孩童另眼相看。
就连张时安自己都没想到他发挥的这么好。
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急才在身上。
也是刚才他突然就想明白了些东西。
越不给他反应的时间,做出来的诗句反而还是最贴切的。
一旦他开始想七想八换来换去,最后不但灵气没有了,作出的诗也不太符合时宜。
陈夫子的脸上更是一脸欣慰,徐子睿和陈明哲都忍不住暗暗地朝着张时安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不错,他们也是有些担忧。
并不是说张时安做的诗就是最差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作诗是最不稳定的。
有时候可能脱口而出的诗句,就已经非常完美。
有时候深思熟虑过后改改写写,作出来的诗反而充满了匠气。
而等到陈明哲和徐子睿,作出来的诗,又惊艳了众人一番。
大家投向陈夫子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敬佩和敬重。
没想到还真让他教出来几个不错的学生。怪不得那家伙能稳坐钓鱼台。
小小年纪在诗赋一道,竟然有如此天赋。
更何况行为举止都落落大方,出门在外,倒是丝毫不会怯场。
这诗句都已经比试过了,大家也大概清楚了,每个人的底细。
赵夫子轻抚胡须,目光在一众学子脸上缓缓扫过,而后神色一凛,开口道:
“今试以《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句,论其于当下修身立世之要义,诸君可有见解?”
此问一出,众人皆面露难色。这《论语》名句看似寻常,可要论及当下要义,且需有深刻独到之解,实非易事。
对于他们这群夫子来说,这道题倒是不难。
可问题此刻现场坐着的孩子,年纪大的也就八九岁的模样。
这样的题目,就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要是回答的不够好,肯定是要给自家夫子丢人的。
不过在这样的场面,谁不想大出风头?
从一开始,庭院中鸦雀无声,唯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良久,一位学子才犹豫着起身,支支吾吾地说道:
“夫子,学生以为……这……这便是要我们做事忠心,交友诚信,所学常习,方能在世上立足。”
话语中满是不自信,且所言不过是皮毛之解,未能深入阐发。
接着又有几位学子硬着头皮应答,皆是磕磕绊绊,不得要领,或词不达意,或浮于表面,难以让赵夫子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