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40,快穿:女主就要活着,一船清梦等星河,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在县里东奔西走,一刻不停的操劳,朱长春在朝堂上也没闲着。

当初在太宗驾崩之后,宗室质疑徐皇后,致使徐皇后吐血而亡这件事情,就像是一把利刃,一直悬在当初进宫逼问的那些宗室头上。

而等到先帝即位,屡行仁政之时,这些人还抱有幻想,觉得先帝仁善,必不会严惩他们。

结果还没一年呢,先帝就没了,那时候张皇后也如同徐皇后一样,言说勿需嫔妃殉葬,就没有宗室再跳出来了。

而今已是朱长春登基的第三年,也就是宣和二年,挂在宗室们头上的那把刀,终于落了下来。

而这把刀上挂着的,则是汉王的千字血书。

字字犀利,句句锱铢,通篇都是对宗室的控诉和斥责,指其上辜负皇恩,下愧对黎民,奢靡懒惰,挥霍无度,搜刮民脂民膏,乃家之败类,国之蛀虫,必须严加整治,方不负太祖之厚待。

当初这份血书被呈上后,宗室们都炸锅了,谁也没想到会是汉王这个不着调的拿他们开刀。

有些精明的宗室之人,立刻就反应过来,怪不得当今肯放他出海呢,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啊。

有眼力见的聪明之辈,当即就上折子,请求降爵,或者自查自纠,把家里的不孝子孙狠打一顿,再上疏请罪。

可也有头铁看不清形势的,死守着太祖说过要奉养宗室的诏令,说朱长春愧对先祖,是要逼死他们。

那时正值朱长春刚登基,宗室们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套说辞,来对抗朱长春的挥向宗室的大刀。

朝臣们对此的态度很是暧昧,既不想用国家的钱养着这群宗室,但又不敢撺掇着朱长春下手,谁知道会不会再出现下一个靖难呢。

可以说朱长春即位后的这两年里,除了发展民生,鼓励开荒,轻徭薄赋之外,就剩下扯皮这件事情了。

朱长春面对着满朝的大臣们,丝毫没有避讳自己的想法,“太祖制皇明祖训,为的是训诫后世子孙,勿要辜负祖业。”

“而太祖时候,宗室的成员才不过六十余人,太祖为了让子孙们过的好些,才让他们爵位世袭,且从朝廷领取俸禄。”

“可是,有些宗室自觉有了倚仗,整日里不思进取,不事生产,只想多生孩子,从朝廷领银钱,供养他们奢靡的用度。”

朱长春想到了读书时候,长安给他算过的数据,如果不加以遏制,宗室的人口增长将会到一个恐怖的地步,百年后或许会有四十余万之人。

到时候,庞大的宗室开销,就会拖垮整个国家,不如早早就开始限制他们。

朱长春也是熟读史书的,虽然不知道何为王朝周期的概念,但每个朝代的兴衰交替规律,他作为继承人也是烂熟于心的。

朱长春:“按照宗室人口增长的规律,未来将会达到一个朝廷难以供养的规模,且不说以后如何,只看眼下,去岁北平的禄米是四百万石,但是朝廷却要往外发八百五十三万石的禄米,这其中宗室的用度就有半数之多。”

他又看向户部尚书,“去年一年的财政支出大约是一千八百万两,其中用于宗藩禄粮的就有五百五十万两,占了三成之数。”

朝堂上的人,如内阁大臣们对这样的数据都已知晓,但是对于普通的官员而言,这可是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宗室支出的庞大,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手握空间撩糙汉,假千金她赢麻了

暖暖的小时光

快穿局女员工

不一样的烟火2046

大都修真录

无诗自通

抗战之烽烟万里

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分手后我却成了修真者

玉林华哥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寂寞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