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亲家见面
洒家要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亲家见面,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洒家要吃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清晨,金陵城薄雾未散,叶晨和许红豆便与陈南星一家告别。
陈父陈母紧握着叶晨的手,眼眶泛红,千恩万谢。孙志新则郑重地向叶晨和许红豆道别,话语间满是对他们促成这段良缘的感激。
陈南星与许红豆紧紧相拥,依依不舍地轻声说:
“等你们定了日子,我和志新一定到。”
“放心吧南南,”许红豆轻拍她的背,笑道,“到时候你就是我的伴娘。”
告别了沉浸在喜悦中的陈家,叶晨和许红豆赶往机场,踏上了返回淄博的航班。
飞机穿梭于云海之上,许红豆依偎在叶晨肩头,望着窗外翻涌的云层,心头卸下了最沉重的一块石头。南南不仅康复,还收获了幸福,她对未来的憧憬更加踏实而清晰。
回到淄博家中,许建国和刘桂琴早已望眼欲穿。得知女儿和准女婿归来,大姐许红米也特意推掉了工作安排,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团聚。
饭桌上,气氛热烈温馨。许红豆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金陵之行,特别是陈南星父母见到孙志新时的欣喜,以及孙志新当众提出要安排双方父母见面定下婚事的场景。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刘桂琴听得直抹眼泪,她心肠热,真心为历经磨难的南南找到归宿而高兴,“南南这孩子,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许建国连连点头,由衷赞道:“孙家父母开明,小伙子也实诚有担当,南南有福气。”
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叶晨和许红豆身上。刘桂琴看着女儿脸上掩不住的幸福光彩,再看看一旁沉稳可靠、对红豆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叶晨,心中是百分百的满意。
“小晨啊,”许建国放下筷子,语气温和而郑重,“你和红豆的事,我们做父母的看在眼里,那是一百个放心。你在大理帮南南,又护送她回家,这份情义和担当,没得说。你和红豆也相处这么久了,感情稳定,是该考虑下一步了。”
叶晨坐直身体,神情认真庄重,回应着这份厚道人家的真诚:“叔叔阿姨,谢谢你们的信任。我和红豆是真心想一起走下去的。关于婚事,我们商量过,也想听听您二位的意见。”
许红豆适时补充道:“爸妈,叶晨在东北老家,现在只有一位爷爷了。父母在国外定居,联系不多,爷爷就是他最亲的长辈。”
许建国和刘桂琴对视一眼,心意相通。刘桂琴开口道:“小晨,你的情况红豆都跟我们说过。老爷子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是位值得尊敬的长辈。我们做亲家的,于情于理,都该先去拜望老爷子,听听他老人家的意思。哪能让他老人家千里迢迢跑我们这儿来呢?不合适。”
许建国立刻附和:“对,就是这个理儿!我们全家一起去东北!正好也去看看小晨长大的地方。红米,你看时间上能安排开吗?”
一直安静倾听,适时为父母和妹妹、妹夫添茶倒水的许红米,此刻收敛了职场精英的雷厉风行,显得格外温顺低调。
她放下茶壶,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
“爸,妈,你们放心,我这边工作都提前安排妥当了,随时可以动身。拜访叶爷爷是大事,绝不能马虎。”
她转向叶晨,语气真诚,“叶晨,爷爷喜欢什么?我们得好好准备些心意。”
叶晨心中暖流涌动。他深知许红米在商界的地位,此刻她甘愿放下身段,扮演细心周到的晚辈。
这份心意是对红豆的疼爱,更是对他和爷爷的尊重。他连忙说:
“大姐太客气了。爷爷就是个实在的东北老头儿,最在意的就是这份心意,看到红豆和你们能去,他就最高兴了。”
许红豆看着姐姐此刻的模样,心头大石落地。她最担心姐姐的强势气场会在叶晨朴实的爷爷面前流露,如今看来,姐姐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她对东北之行充满了信心。
在淄博休整几日后,许家一行五人——许建国、刘桂琴、许红米、许红豆、叶晨,踏上了飞往哈城的航班。
飞机降落在哈城太平国际机场,北国特有的凛冽空气瞬间包裹全身。虽已是初春,东北的寒意依旧浓重。
叶老爷子早已在接机口翘首以盼。老人家穿着一身整洁的深蓝色厚棉袄,头戴一顶颇具年代感的前进帽,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锐利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
当叶晨高大的身影出现,身边伴着红豆和她的家人时,老爷子脸上瞬间绽开灿烂的笑容,皱纹舒展如盛开的秋菊。
“爷爷!”叶晨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老人布满老茧却依旧有力的手。
“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爷子声音洪亮,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目光随即热切地落在许红豆身上,眼神无比慈祥:
“红豆丫头!可算把你盼来了!让爷爷好好看看!”他拉着红豆的手,上下打量,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比视频里看着还俊俏!”
“爷爷好!”许红豆甜甜地笑着,乖巧叫人。
“叶叔!”
许建国和刘桂琴也赶紧上前,热情招呼:
“您老身体还是这么硬朗!”
叶老爷子看清来人,眼睛一亮,惊喜万分:
“哎呀!建国!桂琴!是你们啊!哎呀呀,这可真是…多少年没见了!刚才愣是没敢认!快让我瞧瞧!”
老爷子激动地握着许建国的手,又仔细端详刘桂琴:
“好,好,你们两口子也没咋变!就是更福态了!这缘分呐,真是妙不可言!
当年你们来东北出差,在我那小屋住过一宿,我就瞅着你们都是实在人!谁能想到,咱两家孩子能走到一块儿!好啊!太好了!”
故人重逢的喜悦瞬间点燃了气氛。许红米这时也走上前,落落大方地微微鞠躬:
“叶爷爷您好,我是红豆的姐姐,许红米。常听红豆和叶晨提起您,今天终于见到您了,您老真是精神头十足!”
老爷子看向许红米,眼神带着长辈的慈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笑着点头:
“好,好姑娘!一看就是有本事又懂事的!快,都别在这儿站着了,风硬,咱回家!家里炉子炕头都烧得暖暖和和的!”
叶老爷子开着一辆半旧却擦得锃亮的吉普车,载着一行人驶离机场。车子开进一个宁静的小镇,最终停在一个带小院的平房前。
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辫子和一串串火红的干辣椒,浓郁的东北农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东北已入深秋,天气转凉,住平房的人家习惯烧柴暖屋,驱散寒气,也防止被褥返潮。
屋子里果然暖意融融,热炕驱散了旅途的寒意。接下来的几天,许红豆一家体验了从未有过的温馨。
刘桂琴和许红米主动包揽了厨房,跟着叶老爷子学做地道的东北菜:酸菜白肉血肠、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粘豆包……厨房里每天热气蒸腾,香气四溢。
许红米系着围裙,利落地挽起袖子,洗菜切菜,虚心向老爷子请教和面蒸粘豆包的诀窍,全无半点架子。老爷子对这个能干又谦逊的“大孙女”赞不绝口。
许建国则和叶老爷子盘腿坐在热炕头上,下棋、喝茶、侃大山。两个老男人回忆着陈年趣事,聊着儿女家常,聊着地里的收成(老爷子在镇郊还有一小块地),聊着国家大事,笑声不断。许建国对叶老爷子独自将叶晨培养得如此优秀,心中满是敬佩。
叶晨和许红豆仿佛回到了童年,牵着手在小镇上散步,踩着嘎吱作响的落叶,看清澈的小河,望袅袅的炊烟。
叶晨给红豆讲他小时候在冰面上打出溜滑摔得人仰马翻的糗事,讲爷爷如何既严厉又慈爱地教导他。
红豆依偎着他,听着,笑着,感受着他成长的印记,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归属感。
商议婚事的氛围,便在这温馨的日常中自然展开。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热炕头,吃着凉甜沁心的冻梨,喝着暖胃的热茶。叶老爷子磕了磕烟袋锅,清了清嗓子,郑重开口:
“建国,桂琴,红米丫头,红豆丫头,小晨。”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老爷子身上。
“你们大老远从山东过来,这份心意,老头子我领了!”
他看向许红豆,眼神满是喜爱,“红豆这孩子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善良、懂事、会疼人。小晨能找到红豆,是他的福气!这门亲事,我是一万个同意!”老爷子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许建国和刘桂琴连忙道:“老爷子您太客气了,是小晨优秀,红豆跟着他,我们放心!”
叶老爷子摆摆手,继续说:“这婚事怎么办,咱们商量着来。按理说,我们男方该主动些。
不过呢,小晨父母走得早,我这老头子就是他唯一的主心骨了。我的意思呢,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他看向许建国和刘桂琴:“咱在哈城办一场。小晨是在这片黑土地上长大的,根儿在这儿,亲戚朋友也大多在东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