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克兰芝水坝之战(下)
土豆勇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4章 克兰芝水坝之战(下),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土豆勇者,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水坝外,进攻的主力部队分成三道浪潮,从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向开始拍向大坝核心区。
为了避免损毁水坝本体,他们没有使用大口径重炮,但75毫米坦克主炮、RpG、迫击炮等武器却轮番上阵。
在炮火掩护下,m4谢尔曼坦克们开始顶着那些埋伏的九二式步兵炮、七五山炮和野炮的炮火前进。
周围掩护的步兵们则用手榴弹和RpG为坦克们扫清障碍。
到了黄昏,鬼子外围阵地基本全线被扫平,残存的200余名守军龟缩在坝体内,整个战场一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夜幕降临时,黑影开始在林间蠕动。
一支全副武装的海军特战队,悄然顺着河道来到了坝体上游的水库内。
这支特战小队的成员,皆接受过意呆海军蛙人部队的严格训练。
二战期间,意呆的第十突击舰队(decima Flottiglia mAS)曾多次执行高风险的水下破坏任务,战绩斐然。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41年12月的亚历山大港突袭行动,六名意大利蛙人使用人操鱼雷(非自杀式、最后时刻可以跳离)成功瘫痪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两艘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尽管由于两船是停泊在港口内,因而遭遇重创后没有沉没,而是在经历一年多的维修后再次复出,但这一次突袭依旧极大地震撼了盟军。
这些战绩不仅彰显了意大利蛙人部队的卓越战斗力,也为后来的特战训练提供了宝贵经验。
之前安民军从战败的意呆引进了多名经验丰富的蛙人教官,系统地培训自己的海军特战队员。
这些教官将意呆成熟的蛙人部队战术、装备使用和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安民军海军,使这支代号‘蛟龙’的特战部队迅速成长为一支具备高超水下作战能力的精锐力量。
趁着黑夜的掩护,这支白天已经完成多次据点渗透与拔除作战的特战小队乘坐改装后的冲锋舟,悄无声息地沿着上游水道接近克兰芝水坝。
这些冲锋舟经过特殊设计,适合在夜间执行隐蔽任务。
队员们身着黑色潜水服,背负轻型潜水装备,挎着装在防水塑料袋中的G型战斗步枪步枪和从战略情报局(oSS)方面购买的高标无声手枪,准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接近水坝时,特战小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从水坝下方的排水渠潜入,另一组则沿着水坝侧面的维护通道攀爬。
此时鬼子都龟缩在坝体建筑内,只有少量观察哨留在外围,他们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还好避开了鬼子的监视,迅速进入了坝体内部。
潮湿、阴冷的水泥墙透出沉闷的压迫感,金属管道上淌下的冷凝水在地面上砸出细碎的回响。
夜色中的克兰芝水坝内部,宛如一座迷宫,黑暗中偶尔传来鬼子的叫骂声和伤兵的哀嚎声。
安民军海军特战队第三突击小组,代号“黑鲛”,此时正穿梭于逼仄的维护通道之间,步步逼近水坝的主控制室。
“这边走,爬上去就是主控制室的走廊。”负责带路的云志新招了招手,小声说道。
他是本地人,曾经在克兰芝水坝担任过维修工的工作,对坝体内错综复杂的管道线路自然是门清。
当地和安民军一直有联系的抵抗组织自然找上了他,请他为特战部队带路。
此时的云志新浑身湿漉漉的,但依旧精神抖擞,想到即将可以将这些可恶的鬼子赶出家乡,就劲头十足。
队长林卓点点头,带着身后的队员开始小心攀爬,另外几个队员则举起武器,瞄准周围,进行掩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