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de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身份芯片的暗码回响,执念破罪,自由de风,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列车在夜色中疾驰,窗外的霓虹灯光如流火般掠过。
我坐在车厢角落,指尖摩挲着那枚冰冷的身份芯片,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黄少峰最后那绝望的眼神。
“最终变量:丁致远 - a。”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他们把我当成计划的一部分,还是……某种实验体?
韩东正坐在对面,手指飞快地敲击着他那台便携终端的键盘,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据流。
“解密进度97%……还差一点。”他的声音里透着紧张。
柳思思靠在我身边,目光时不时扫向我手中的芯片,眼神里藏着担忧和好奇。
她没问我在想什么,只是轻轻握住我的手,仿佛知道我此刻需要的是力量而不是问题。
“滴——”
一声轻微的提示音响起,韩东抬起头,脸色有些苍白:“解密完成,但不是文本信息,是一段加密音频。”
他按下播放键,一个低沉而机械的声音在车厢内回荡:
【最终变量a已激活,前往‘旧楼观测站’进行再评估。】
整个车厢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列车与轨道摩擦发出的规律声响。
“旧楼观测站?”林若兮皱眉,“我没听过这个名字。”
韩东快速调出城市数据库,搜索关键词,却空无结果。
“奇怪……这个地方不存在于任何官方档案中。”
“不存在?”安娜冷笑了一声,“那就说明它确实存在,只是被刻意抹去了。”
我缓缓起身,走到车窗前,望着外面流动的城市轮廓,心中已有答案:“镜渊会的秘密基地,从来就不是公开的建筑。”
“你打算怎么做?”柳思思问。
我回头看向众人,目光坚定:“去那里。芯片既然指引我们过去,那就一定藏着比京都站点更深的真相。”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郊区一座废弃的老式科研楼外集合。
这里荒草丛生,铁门早已锈蚀,墙上的标牌写着“国家人工智能早期研究基地”,落款时间是十年前。
“十年前因事故关闭?”林若兮低声念道,“听起来更像是个借口。”
“没错。”安娜点头,“这里的真正用途,恐怕连当时的研究员都不清楚。”
我穿着一套回收公司的制服,背上背着工具箱,里面藏了一把微型电击枪和一枚追踪器。
安娜负责外围接应,韩东远程监控,其他人则伪装成运输车辆的工作人员,在附近待命。
“记住,不要轻举妄动。”我对柳思思说,“如果我十分钟没动静,立刻撤离。”
她盯着我,眼中情绪复杂,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
灰尘在阳光下漂浮,像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我小心翼翼地前行,脚步轻缓,警惕着每一个角落。
走廊两侧布满了镜子,有的已经破碎,有的依旧完整,反射出诡异的光影。
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无数个自己从不同角度映照出来,仿佛整条通道都成了某种扭曲的迷宫。
忽然,脚下一震,地板传来轻微的颤动。
我立即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发现墙壁上的一块镜子边缘有细微的位移。
触发了机关?
还没等我做出反应,眼前骤然一黑,紧接着,一幕幕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蜷缩在街角,吃着别人丢弃的食物;
我看到了母亲最后一次对我说话时的眼神,带着痛苦与不舍;
我还看到了第一次使用“洞察之眼”时的场景,那个血迹斑斑的房间,还有倒在地上的人……
这些记忆明明已经模糊,如今却如此清晰,仿佛有人将它们重新拼凑,逼我直视那些不愿回忆的过往。
“这是什么?”我咬紧牙关,试图稳住心神。
耳边隐约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感觉就像来自某个遥远的空间:
【记忆,是最真实的证据。】
我不由得握紧拳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知道这不是幻觉,而是“镜渊会”设下的某种陷阱——他们想让我迷失在过去,无法继续前进。
但我没有退路。
我深吸一口气,猛地睁开双眼,眼前的画面戛然而止,只剩下那一面面冰冷的镜子,静静伫立。
我迈步向前,穿过那片镜子走廊,心跳如鼓。
前方,是一扇紧闭的金属门,上面印着一行小字:
【认知镜·即将开启】
我站在门前,手指悬停在开关上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门后,等待我的将不仅仅是真相。
更是命运的另一重考验。
我站在那扇印着“认知镜·即将开启”的金属门前,心跳如擂鼓。
手指缓缓按下开关,一道轻微的电流声响起,门锁弹开,沉重的金属门无声地滑向两侧。
冷气扑面而来,带着一股久未流通的死寂气息。
门后是一间狭长的实验室,昏暗的灯光从天花板的裂缝中渗出,映照在地面中央的一面巨大镜子上。
这面镜子……与走廊里的那些完全不同。
它没有反射周围的景象,反而像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
而当我靠近时,它的表面忽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紧接着,一个模糊的人影从中浮现——
是我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