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化枪为拳就是崩拳,开局签到刑警队,我喝毛峰,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路拳在形意拳门中非常普及,大部分人都会的。
在我自己这,五行连环拳和进退连环拳是有区别的,进退连环拳式子短些,现在在市面上学练的比较多,用这个进退连环拳来说比较合适,大多数人比较好懂。
第二个动作是进步右崩拳,在五行生克拳里,这个进步崩拳也是耗费了不少的笔墨。
还是那个诀窍,“出崩夹肋”、“夹肋出崩”,打崩拳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后手和胳膊,后手一定要擦肋而出。
其实你望那一站,双手抱拳放在腰际,只要有了夹肋骨的劲,精气神马上不同,这个不是说形意拳一门的道理,你就是练个长拳也要这样做。
这个腰肋只要你稍微刺激它一下,它就能给你一个惊喜。
这不是说笑,而是实打实的真理。相信有一定武术基础的诸君能看懂这句话。
从左劈拳转换到右崩拳,这条在左边的前腿一定要上步,哪怕你只移动一寸,也能带活全身的力道。
这个“寸步”在形意拳中非常非常的重要。
如今的许多武者都是恨不能学会一个门派所有的拳法兵刃,往往忽略了一拳一脚的细节。
在武术中,细节决定成败!
在形意中一个动作练对了、练通了,往往一趟拳就走顺了,在形意拳中许多动作是重复出现的,甚至劈拳和鹰捉都是有关联的。
下一个动作比较难叫退步崩拳。这个退步崩拳很不好练,在单独的崩拳中,这个动作是在收式体现的。
在收式的动作中有一个退步崩拳的动作在里边。
右崩拳在进退连环拳里是一个并步的崩拳,在这个基础上,后脚向后方退一大步,脚尖外撇接近45度,然后左脚再退到右脚的后边一步成歇步。
于此同时右手崩出的右拳收回腰间,打出左崩拳。
这个步伐加上崩拳,就叫退步崩。
在有的支系中,这一拳打出的不是崩而是横,打出了一个退步横拳,这也是正确的,我一会再讲为什么“崩”和“横”都是正确的。
这个退步横在拳里叫“青龙出水”。只要步伐没有大的问题,这些打法都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退步崩和退步横都是正确的呢?
因为形意是枪拳。
这个退步横和崩,你不能从拳的角度去理解,从大枪的角度去理解就对了。
本来这个退步横不是横胳膊而是横枪,这是大枪的退步拨拦。
形意拳以枪化拳,这个退步崩就是从退步横里边化出来的,当然你按照大枪退步横枪来练也是对的。
上步崩拳在大枪里就是进步崩枪,是用大枪刺出中平枪。
中平枪、枪中王、直来直去、神鬼难防,来如箭、去如线。
在大枪中最不好练的就是中平枪,当然在大枪中最不好破的也是中平枪。
化枪为拳就是崩拳。
退步崩这个动作不变,然后身体拧转,再向右前方打出一个右步崩拳。
这个崩拳要求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迈右腿的同时打出右手崩拳,在老的拳谱中,这个动作也叫“黑虎出洞”。
在现在市面传承的进退连环拳中,一般左劈拳开式之后,都是打这三个崩拳,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
这三个崩拳有进有退,有直有斜,其实很不好练。
我一般看别人打拳,比如说打进退连环拳,我就看劈拳出式后的这三个崩拳。
这三个崩拳打的好,我就继续看下去,如果这三个崩拳不合没有韵味,那么这个人练的拳就没有必要在看下去了。
《笑傲江湖》任我行将武功秘籍传给了东方不败,东方不败凭手中的绣花针战天下群雄。
其实大枪和绣花针是一样的。大枪和绣花针都是以“扎”为母。
练大枪和做裁缝是一样的,都要“扎”,一个是扎枪,一个是扎针。
我在前讲过细心的护士,内家打针之法,连我都觉得汗颜,因为大枪和针都有共通之处。
这个进退三崩拳就是标准的扎枪动作,要在空手的练习中找到大枪的枪意。
作为一个裁缝要掌握好“运针”的要领,这里边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古代枪扎不好不是好士兵。
一个裁缝运不好针,别说做不出来好衣裳,可能鞋底都做不好,早晚要关门。
在今天,这个进退三崩拳打不好,也练不好形意拳。
所以我说这进退三崩拳是从最基本的“āo枪”动作化出来,诸君要细家体悟,以求功夫上身。
在这个退步崩拳中,初学的时候退步一定要大,这三个崩拳都一样,尽量的把拳势拉开,这样很快就能找到这三个崩拳里边的东西。
迈步要大,上身还要稳,退步崩拳的定势中,两腿成歇步的时候要夹紧,不能“臂紧腿松”。
形意拳的功夫出在下半身,“上虚下实”是千古不变的诀窍。
进退三崩拳本是枪势,内涵无限玄机,形意拳门的老祖宗才把这个动作纳入进退连环拳中。
而且放在第一个动作中,可见这个进退三崩拳的重要。
在网络上讲连环拳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这许多东西都是站在拳上讲拳,有许多东西是说不明白的。
为什么“退步崩”和“退步横”都是正确的呢?
你只有从“根”上说才能辨别,站在枪拳的角度上,才能把这个问题剖析明白。
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用大枪的东西讲过这个进退连环拳,也许我孤陋寡闻,但我确实没有看到过。
形意拳密不外传的细节
祛除拙力是形意拳练习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就是养气。
拙力的祛除确实不太容易,因为人体后天劳作已经积累了肌肉力量,要想轻易地放下这种本能,确实需要个过程!
什么是拙力?拙力就是肌肉力量,也就是做动作时肌肉僵紧而做的功,这样会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说也叫血气之力。
人们所说的血气方刚指的就是年轻时候的蛮拙之力,看着挺唬人,实则外实内空。
我们练拳首先要找明白师傅,最根本的是要明白什么是拙力,拙力有什么危害,如何才能祛除拙力。
如此才能在练习过程中逐渐祛除拙力,步入正轨!
练拳时把心放下,把名利放下,甚至把拳(概念)放下,树立中正,整齐,和顺,三个概念,并身体力行的实践下去!
祛除拙力阻碍很大的一点,那就是——自我彰显功力。
在练习过程中时不时的总想发挥一下自己的劲力,以至于柔练慢练积攒的气息,无端地被放空了!
对于“改换气质”这几个字,首先是从内心改变,也就是真正做到了“虚怀若谷,与世无争”。
这样气血才能更加融合,整个人体现出来一种儒雅,而遗失了了武者的那种粗犷!
习拳十余载,对形意拳术的修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拳实际上无内外家之分,能把丹田气养出来,就是内家拳,否则就是外家拳!
形意拳的练习,初期并不了解其中真意,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犯心中努气的弊病,如盼望着一千个劈拳尽快打完。
其结果造成了身体及内心不能松弛有秩,阻碍了气血的运行,练完有劳累和嗜睡感。
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练习,结合师门前辈的教诲,逐渐认识到了形意拳的内涵无非是内气中和,舍此不过是形式及皮毛而已。
于是练拳风格起到了颠覆以往的变化。
形意拳练习之道,在于肩胯松开,如此才能形成熊膀(两肩下垂),龙身(三折之势)。
在站三体式时才能符合规矩,做到松胯,塌腰,含胸,扣肩。
如此站三体式才能达到周身肌肉挂在骨骼上(骨肉分离),如此站下去,气血涌动,呼吸深长,丹田之气充实如注,两手膨胀异常。
三体式达到了以上境界,在劈拳练习中只要稍稍放松身心,瞬间即周身融合,气血通畅,舒适无比。
此时便是周身之力(肌肉力,即后天血气之力,拙力)便是卸空了。
练到这一步才能白什么是祛除拙力,什么是内家真旨!
当你把周身之力卸掉以后,自然气沉丹田,之后行拳全靠胯部主导,胯部以上不用一丝一毫的肌肉力量。
上肢动作轻柔,而足下沉实有力,整个过程自然和顺,毫无气血阻碍之弊端。
这也就复合了天地之道——上轻灵而下沉实。如此形意拳之道得矣!
《逝去的武林》:大道如青天
形意拳古有“入象”之说。入象,便是化脑子。
到时候,各种感觉都会有的。
碰着什么,就出什么功夫,见识了这个东西,你就有了这个东西——这么说,怕把年轻人吓着,但拳是这么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