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打击(五)
爱吃炸香芋丝的姬瑶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5章 打击(五),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爱吃炸香芋丝的姬瑶花,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军途中,杨峰一行人鲜少遇到百姓。偶尔出现的,也都身着破衣烂衫,衣服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破洞。此情此景,让杨峰深切体会到这个年代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那些画面,远不是后世影视剧所能呈现的。十一二岁的孩童,好些连件蔽体的衣服都没有,即便有,也是补丁摞补丁。他们目光呆滞,脸上写满麻木,一看到士兵,大老远就吓得拼命逃窜。跑不动的,也只能瑟缩在路边,趴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杨峰心里清楚,这时期国军军纪涣散,山贼、土匪、乱军又到处都是,百姓想安稳活着实在太难。哪怕偶然碰上商队,商人们见了他们也是惊恐万分,生怕这些兵痞冲上来抢走货物,甚至取了他们性命。好在杨峰的部队纪律严明,并未为难商队。那掌柜原本惨白如纸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些,暗自默念“阿弥陀佛”,庆幸自己躲过一劫。
部队一路马不停蹄,终于抵达了胡家窝棚。杨峰瞧着士兵们个个满脸倦容,便对着通讯员微微点头。通讯员心领神会,立刻掏出号角,吹响了悠长的号声。士兵们闻声,当即停下脚步,准备宿营。在军官的指挥下,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支起帐篷,有的开挖壕沟,还有的忙着布置阵地。这都是杨峰平日里严格要求的结果,士兵们尽管疲惫不堪,但还是优先把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
先行抵达的骑兵连和炊事班人员早已做好饭菜,就等着大部队到来。一个小时后,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众人按照连队和排的编制,依次排队打饭。
胡家窝棚是个极小的村子,仅有三四十户人家。村子依傍山脚,前方有条河流,外围围着一段矮墙。这是那个时期村庄的常见布局,主要是为了抵御土匪的侵扰。不过,这里的村子人口稀少又贫穷,所以矮墙仅仅一米五左右,防御能力十分有限。
军队的到来,把村里的人吓得不轻。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兵,个个紧张得不行。虽说丁三之前已经派人来和村民打过招呼,但村长,一位60来岁的老头,还是吓得浑身直哆嗦。当得知杨峰想找个当地人了解情况时,丁三和两名特战队员把老头“请”了过来——说是请,倒不如说是半拉半拽绑来的,因为老头吓得腿都软了,根本走不了路。
杨峰坐在大帐篷里,打量着眼前这位胡须发白、脸色黝黑的老头。老头穿着一条补丁摞补丁的免裆棉裤,上身套着一件破旧不堪的棉袄,棉花都露了出来,而且十分单薄。
他满脸惊恐,嘴唇哆哆嗦嗦,连话都说不利索。杨峰和声细语地说道:“老大爷,您别怕,我们是国军。”老头心里直犯嘀咕:就因为你们是国军,我们才害怕呢。可终究只是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杨峰看出他的紧张,笑着问道:“吃饭了吗?”老头这才勉强挤出几个字:“长官,还没吃呢,就被这两位军爷弄到这里来了。”杨峰微微一笑,吩咐道:“来人,给他用大碗盛饭。”一名警卫应声转身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