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短浅的千重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逃荒路上的炮灰38,快穿之炮灰群演逆袭,目光短浅的千重浪,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傅墨染坐在马车上,心情愈发激动。他情不自禁地从马车的窗户探出头来,目光紧紧锁定在那逐渐清晰的城门上。
城门高大而庄重,古老的城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城门上方的牌匾上,刻着“建安县”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傅墨染凝视着那三个字。
阳光洒在城墙上,泛起一层金黄的光泽,宛如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傅墨染心中感慨万分,他知道,这座城市将成为他们一家人新的生活起点。
他转过头,望向身旁的父母,微笑着说道:“爹娘,咱们快到了。”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期待的神情,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马车缓缓地驶近城门,车轮与石板路摩擦发出的嘎吱声,在这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这座城市对他们的欢迎之音。当马车穿过那道古老而厚重的城门时,一股热闹的气息如同一股热浪般扑面而来。
街边的小贩们站在各自的摊位前,高声叫卖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行人来来往往,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悠然自得,彼此之间谈笑风生,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孩子们在街道上嬉笑打闹,他们的笑声像银铃一般清脆悦耳,此起彼伏,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
这一切对于傅墨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深吸一口气,那股独特的城市气息瞬间充盈了他的鼻腔,让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露出一种与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截然不同的韵味。
傅墨染带着父母,径直朝着自己在确定要来建安县时,就提前安排人购置的宅院走去。这座宅院位于城中较为安静的地段,周围环境宜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在快要到达建安县的时候,他特意让自己的护卫快马加鞭,提前安排人去清理院子,并招募家仆,购买缺少的东西,以确保一家人能够顺利入住。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抵达了那座气势恢宏的宅院。只见那朱红色的大门高耸而威严,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门环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宛如黄金般璀璨夺目。
傅墨染动作敏捷地先一步跳下马车,他的身姿挺拔如松,一袭青衫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仿佛与这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他的面庞上洋溢着温和的笑意,宛如春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待他站稳后,傅墨染迅速转身,微微俯身,伸出他那修长而有力的手。他的动作轻柔而小心翼翼,仿佛手中所扶的是一件稀世珍宝。先是父亲,虽然已年逾半百,但精神矍铄,步伐稳健。在儿子的搀扶下,他稳稳地迈出马车,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坚定。
紧接着,傅墨染的目光转向了母亲。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温柔,轻声说道:“母亲,慢些。”母亲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花绽放,婉约而动人。她优雅地搭上傅墨染的手,缓缓地下了马车。母亲的眉眼温婉如画,气质雍容华贵,宛如仙子下凡。
阳光洒在宅院的大门上,那扇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仿佛是在迎接一家人的归来。缓缓地走进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庭院。
庭院中,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假山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给整个庭院增添了几分趣味和灵动。石径蜿蜒曲折,穿过花丛和假山,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将庭院的各个角落连接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