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1章 MSN也不过是纸老虎,踏准风口成巨富,风起云淡,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更可怕的一组数据是,在 2000 万精英商务人士用户中,用 qq 的有 950 万,而用 mSN 的反而有 1050 万。也就是说,mSN 掌握着更多高质量的用户,未来商业化的想象空间也更广阔。
从一开始双方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初mSN 的发展潜力简直无敌。可事情往往不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mSN 在国内出道即巅峰,之后的几年就是每况愈下的惨状。
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微软来说,他们一直以来就自视甚高,觉的windows和office才是公司屹立不倒的根基。因此从战略角度来布局时,微软就把mSN定义限定在在辅助。
甚至从一开始起,mSN就没有被微软纳入进重点的关注对象。因此在2005年,当微软决定要在华国成立合资企业,也就对公司业务有了区别对待。
微软将mSN门户、搜索、mSN messenger和无线增值等业务带入华国运营时,就显得很是漫不经心。当然,微软对mSN在华国市场的期盼也仅限于是口头。
微软个人服务部高级副总裁寇德伟(david cole)甚至还高调表示:“华国,将是mSN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可实际上,微软的mSN在华国的投入并不多。
记得前世曾有报道揭密:双方共同成立的美斯恩,注册资本只有800万美元。按照合资双方各50%的比例来算,微软只拿出了4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
mSN messenger,作为mSN华国业务包里的一部分。微软对它的定位,仅仅是扮演吸引流量的角色。在公司的规划中,mSN门户和无线增值业务才是重头戏。
只不过让微软没想到的是,mSN messenger刚跑步进场,就轻松打下了华国商务圈的半壁江山。原本,微软是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乘势而上的。
只可惜公司设定的mSN华国的最重要的任务,居然只是卖cpm(即每千次广告展示打包费用),将流量引入mSN门户。
而且鉴于mSN自问世以来海外扩张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微软压根没打算投入过多精力,而是选择任其自由生长。最重要的是,微软大中华区的收入尚不及其全球收入2%。mSN华国对微软而言更不值一提,完全被视而不见了。
从2006 年 q4 到 2007 年 q1,mSN 的份额一直在跌,跌到只剩 6.5%。而就在这个时候,藤讯的tm开始横空出世。
tm 的意思是 tencent messenger,是藤讯推出的,面向办公环境的即时通讯软件。因为是面对商务用户,因此这款的界面简约,同时去除了大部分花哨功能,很显然是冲着 mSN 去的。
而mSN的状态,就形似在梦游。对于商务功能的开发,也是严重的滞后,比如不支持大文件传输。还有离线消息功能,华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 早在2005 年,就向总部提交了需求。结果足足拖了三年,才被批准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