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之 露华墨韵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菊花之 露华墨韵,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潜这才注意到她发间的“金背大红”已枯萎大半,花瓣边缘焦黑如被火灼,心中一阵抽痛。他想起昨夜给她敷的菊心,原是今年开得最盛的“玉骨冰肌”,此刻怕是早已化作齑粉。
“聚灵阵需用五德之菊,”鞠客指尖按在陶潜眉心,清凉的气息顺着额头灌入识海,“‘东篱客’取其隐逸,需用寅时朝露浸种七昼夜;‘鹤舞’取其高洁,要用黄山松针混合昆仑雪水为壤;‘玉壶冰’取其清莹,须在中秋满月时移栽,根须必须朝北斗星位...”
陶潜眼前闪过无数画面:昆仑绝顶的雪菊在罡风中舒展花瓣,每片都透着冰晶般的光泽;东海之滨的黄菊随潮汐起伏,根系缠着千年贝壳;深山中的墨菊盘根错节,根部刻着古老的符文,每道都与他砚台上的菊纹相似。最震撼的是“醉西施”,碗口大的粉菊垂首若睡,花瓣上凝着露珠,细看竟是一滴未干的血泪。
“七日后寒露,是下种的吉时。”鞠客的声音渐渐缥缈,陶潜这才惊觉她身体已半透明,能看见身后案几上的菊谱,“陶郎可愿...以人间草木之灵,助我再修仙体?”
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若有一日遇着菊仙,切记要护她周全。”那时他只当是老人的胡话,此刻却觉得心口发烫,仿佛有团火在燃烧。他握住鞠客的手,触到她掌心细细的茧——原来仙人也会有劳作的痕迹,“我不仅要助你,还要随你去昆仑,看看那开在云端的菊花。”
鞠客睁眼,眸中碎光流转,竟比方才的露珠更璀璨。她抬手轻拂,陶潜腰间墨囊忽然飞起,墨汁在空中凝成五株菊花虚影,分别对应“东篱客”“鹤舞”“玉壶冰”“墨麒麟”“醉西施”。每株虚影下方都浮现出培育之法,字迹如烟雾般钻入他眉心。
窗外忽然传来鹤鸣,陶潜转头望去,见草庐外的菊田竟在晨光中泛起微光,每株菊苗都轻轻摇曳,像是在呼应某种神秘的召唤。他摸摸腰间的墨囊,触到里面滚动的露珠,忽然想起鞠客方才说的“每月只能用三次”,却在心底默默决定:哪怕遭天妒,也要为她破例一次。
“寒露前一日,你需去溪心取三尾红鲤,”鞠客的声音已弱如游丝,却仍透着坚定,“用它们的血浇灌‘五君子’苗床,以活物之灵引动天地之气。”她忽然轻笑,指尖点在陶潜心口,“别怕,我会护着你,就像你护着这些菊花一样。”
话音未落,她化作千万片菊瓣,轻轻落在陶潜肩头。他慌忙去抓,却只攥住一片嫩黄的花瓣,上面还凝着她未说完的半句——“待得...重阳”。
陶潜攥紧花瓣,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忽然觉得手中的荷叶篓重若千钧。篓里的秋露轻轻晃动,映出他眉间从未有过的坚毅。他想起砚台上的菊纹,想起鞠客袖口坠落的金粉,想起昆仑雪菊在风中的姿态,忽然明白:有些缘分,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种下,如今不过是让它在人间,再开一次罢了。
他取出宣纸,饱蘸露华墨,在晨光中画下第一株“东篱客”。墨痕未落,纸面上已浮起淡淡的菊香,像是谁在耳边,轻轻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