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选志的故事四,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夜渡长江:花瓣映影照沉疴

十年后,江南大地笼罩在黑雾里。疫病如黑鸦般掠过城镇乡村,染病者先是高热不退,继而咳血不止,最后浑身生出紫斑,七窍流血而亡。棺材铺的桐油味飘满街巷,哭丧声昼夜不绝。沈砚秋在衡山顶上采到最后一株野生远志时,山下传来急报:\"先生,长江以南已死十之三四,连金陵城都封了门!\"

他望着山下翻滚的云涛,腰间鹤羽突然轻轻颤动。十年间,这羽毛从未离身,此刻竟泛出温润的白光,仿佛仙子指尖的温度。沈砚秋将最后几粒种子埋进山石缝,背起药篓下山。老黄狗已老死在昆仑山麓,如今跟着他的,是只半路捡到的瘸腿狸奴,此刻正蜷在药篓里,尾巴缠着几茎远志草。

夜渡长江时,江面上笼罩着蒙蒙细雨。船夫划桨的手在发抖:\"先生,前面就是'鬼门关',昨夜有船过,整船人都没了......\"沈砚秋往船头一站,腰间鹤羽猎猎作响:\"渡!\"船至中流,雨势突然转急,豆大的雨点砸在船篷上,竟发出金石之音。狸奴突然立起身子,冲着水面嘶叫——只见满江漂浮着淡紫花瓣,每片都晶莹剔透,在雨夜里发出幽幽微光。

\"快看!\"船夫惊得差点翻了船。沈砚秋蹲下身,掬起一捧花瓣,只见花瓣上竟映出人脸:有孩童的啼哭,有妇人的泪痕,有老者的咳喘。他心口剧跳,忽闻一缕松脂香钻入鼻端,那是仙子药圃里特有的气息。紧接着,耳边响起低语,似远似近,却清晰无比:\"凡人总道仙草难求,却不知真心所至,处处皆生药香。\"

话音未落,船身猛地一震。沈砚秋只见药篓里闪过一道白光,低头再看时,昨日还只是种子的远志,竟已长成尺许高的植株,叶片上凝着的露珠滚落在掌心,清冽甘甜,比寻常露水多出三分香气。他突然想起仙子羽管上的字,此刻终于顿悟:原来这十年播撒的,从来不是普通的草种,而是用真心浇灌的\"心药\"。

四、露水煎药:一片冰心救黎元

金陵城门紧闭,门缝里漏出腐臭气息。沈砚秋用鹤羽敲了敲门,门内传来颤抖的喝问:\"谁?\"他举起药篓:\"送药的!\"良久,门\"吱呀\"开了条缝,露出张满是紫斑的脸。那人见他腰间鹤羽,突然跪地大哭:\"活神仙!求求您救救我妻儿......\"

城内景象触目惊心:街道上堆满尸体,幸存者躲在屋里不敢出声,唯有更夫敲着梆子,声音里带着哭腔:\"避瘟啊——避瘟——\"沈砚秋走到街角,见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怀中婴儿的小脸已发紫。他掀开衣襟,用指尖沾了沾叶片上的露珠,轻轻抹在婴儿唇上。奇迹般地,那紫斑竟开始消退,婴儿发出微弱的啼哭。

\"用这露水煎药!\"沈砚秋大吼,声音盖过雨声。他冲进最近的药铺,将远志植株连根拔起,放入熬药的铜锅里。狸奴跳上灶台,用爪子拨弄火炭,竟将火生得旺旺的。水煎开时,满室都是松脂与远志混合的异香,沿街的百姓闻着味儿涌来,哪怕爬也要爬到药铺前。

第一碗药喂给垂危的老者,他喉间发出咯咯声,竟缓缓睁开眼;第二碗药灌进咳血的少女口中,她吐出黑血,脸色渐渐红润。百姓们跪在雨中,望着沈砚秋腰间的鹤羽,忽然有人喊:\"是云笈仙子显灵了!\"这话如野火般传开,人们纷纷回家取来花盆,在门前种下远志,用清水接住叶片上的露珠。

三日后,瘟疫竟如退潮般消散。金陵城开了城门,百姓们抬着沈砚秋上街,沿途皆是焚香叩首之人。有人发现,凡种了远志的人家,檐下悬挂的草叶竟能驱蚊虫、避邪祟,连小儿夜啼也止住了。从此,江南家家户户皆种远志,春日赏花,秋日收籽,晒干的草叶成了镇宅之宝,百姓们说:\"这是仙子用相思织成的网,网住人间疾苦,撒下满地安康。\"

沈砚秋站在秦淮河畔,看河面上漂着无数远志花瓣,每片都映着百姓的笑脸。狸奴蹲在他肩头,爪子拨弄着鹤羽,忽然\"喵\"了一声。他抬头望向昆仑山方向,只见一朵白云正停在峰顶,形状竟似仙子广袖垂落。微风拂过,他腕间的草叶轻轻颤动,十年前的露水似乎还凝在叶尖,从未干涸。

\"原来真心所至......\"他轻声念着,任由花瓣落在发间,\"处处皆生药香。\"远处传来童谣,稚子们拍着手唱:\"远志花开鹤背来,仙子播籽救人灾,一片真心化甘露,万水千山续命开......\"歌声掠过秦淮,掠过长江,掠过他曾洒下种子的每一寸土地,在漫山遍野的淡紫花浪中,化作永不凋零的春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仙子一起创业炒股票吧

胡思乱想的蛋

高武:一元秒杀,超脱成神

清川沐风

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

平淡一笔

道士不好惹

困的睡不着

入宫后,若曦被康熙独宠后宫

小陈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