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之丹心结脉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丹参之丹心结脉,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章 丹心结脉
九重天的天牢浸在永夜的幽蓝里,青铜栅栏上爬满噬灵藤,每一片叶子都张着细小的嘴,啃食着关押者的精魄。绛雪蜷缩在石榻上,脊背的灼痕仍在渗着金血,那是天将金鞭留下的印记,每道都对应着人间一次违逆天命的救治。她指尖抚过胸前的丹参胎记,触感竟似新生婴儿的脐带,温热而柔韧,仿佛连着某个遥远却鲜活的生命。
“第三百道鞭刑后,你的灵体就会碎成齑粉。”巡牢的仙娥怜悯地看了她一眼,玉盏里的忘忧汤在幽暗中泛着冷光,“喝了吧,免受魂飞魄散之苦。”绛雪摇头,目光透过栅栏,望向东南方——那里有她用灵血种下的药人,此刻正化作万千灵露,滋润着东海之滨的土地。她忽然想起赤郎诞生时的场景:天牢石缝里钻出的幼苗,第一片叶子上凝结的不是露珠,而是她的血泪,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谱。
人间,阿月跪在丹参花丛前,用贝壳舀起晨露。那些露珠落在掌心便化作细小的红疹,如同微型的丹参胎记。自赤郎消散后,渔村的丹参便不再开花,却生出了会流泪的叶片,每到朔月之夜,草叶上的露珠就会汇聚成赤郎的虚影,虽无声却含悲,指尖掠过病人的眉心,便能缓解三分病痛。
“阿月,你看!”同村的阿满举着一片丹参叶跑来,叶片上竟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形如天牢的窗格,“昨夜听见海哭的声音,这些叶子就变成这样了。”阿月接过叶片,透过阳光,看见叶脉间流动的不再是汁液,而是淡淡的金血,宛如被囚禁的星光。她忽然想起赤郎临终前说的话:“若有一日你看见丹参流血,便是仙子受难之时。”
与此同时,天牢的噬灵藤突然疯长,藤蔓上开出惨白的花,每朵花蕊里都映着人间丹参的模样。绛雪感到心口剧痛,低头只见胎记正在裂开,渗出的金血在石地上绘出丹砂崖的轮廓,崖隙间的丹参竟都变成了赤郎的眉眼,含着泪对她微笑。
“大胆草木精灵,竟敢以精血连通仙凡!”震耳欲聋的呵斥声中,南天门轰然洞开,太白金星手持照妖镜降临渔村上空。镜中映出绛雪与赤郎的羁绊:她用灵血种下药人,他以根茎为她承受业力,每救一人,便在彼此的命轮上刻下一道红线,如今已是千丝万缕,交织成网。
“此等私通凡界之举,当毁去灵根,永镇忘川。”金星拂尘一挥,海面立刻掀起巨浪,正要将整片丹参田卷入海底。阿月惊呼着扑向花丛,腕间的血珀珠突然飞起,悬在半空化作巨大的屏障,珠中封存的丹参叶竟舒展成绛雪的虚影,茜纱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
“且慢。”苍老而温和的声音自云层传来,众仙抬头,只见元始天尊乘九色鹿踏云而至,袍袖间漏出点点星光,“你们看这丹参的脉络。”天尊指尖轻点,阿月手中的叶片突然放大千倍,叶脉竟组成了一幅人间疾苦图:瘟疫中挣扎的孩童、战火里流离的妇人、垂暮之年无人照料的老者,每一道纹路都浸着血泪,却又被赤红色的丝线小心缝补。
“三百年前,丹砂崖的丹参本有雌雄双株。”天尊望向天际,那里有两颗黯淡的星辰正在靠近,“雌株掌生,雄株掌死,本应各司其职。却因人间一场大疫,雌株动了慈悲,以自身精魄为引,与雄株结下共生之契。”绛雪浑身剧震,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的灵血能种下赤郎——原来他们本就是同一株仙草的两半。
此时,东海的灵露突然冲天而起,在星空中汇成一条赤色长河。河面上漂着无数发光的叶片,每片上都写着凡人的祈愿:“愿母亲病愈”“愿战事早息”“愿孩童有粮”。赤郎的虚影出现在长河中央,他抬手轻挥,那些祈愿便化作流星,坠向人间最需要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