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傣乡蛋花祭:太阳神的金色祝福》(下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回 马帮驮来外界事,蛋花初遇世间尘

傣历新年过后,一队马帮沿着澜沧江古道走进曼听寨。领头的马锅头是个汉族汉子,见寨里竹楼屋顶都种着开金色花的草,好奇地问岩坎:“这花金灿灿的,是啥宝贝?”

岩坎指着屋顶的石斛笑:“这是‘蛋花’,太阳神的花。”马锅头摘下一朵闻了闻,又捏了捏花瓣:“我们那边的药铺收稀罕花草,这花若能运到昆明,准能卖好价钱。”他掏出一块银元,“给我采一篓,这钱归你。”

岩罕有些动心,刚要去摘,被玉香拦住了。“蛋花是献给太阳神的,不能卖。”她捧着刚开的石斛花,花瓣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它长在傣家屋顶,是为了守护我们,不是换钱的。”马锅头撇撇嘴,觉得这姑娘太死心眼,吆喝着马帮继续赶路了。

可马帮的话像颗石子投进澜沧江,在寨里漾起涟漪。有户人家偷偷采了屋顶的石斛花,托马帮带到镇上,竟换回来两尺蓝布。消息传开,岩坎召集全寨人在缅寺前议事。

“帕雅宛赐给我们蛋花,是让它扎根在傣乡,不是飘向远方。”祜巴长老用拐杖敲了敲地面,“竹楼屋顶的花,少一朵,太阳神的目光就淡一分。”玉香接着说:“我们可以种更多蛋花,但绝不能卖祭礼用的花。”她提议在寨后的荒坡开辟“蛋花园”,专门培育可作药材和装饰的石斛,既不碰屋顶的“神花”,又能让大家有收益。

岩罕自告奋勇去垦荒,玉香教他用竹片搭棚,引山泉水灌溉。三个月后,荒坡上的石斛抽出新茎,开出的花虽不如屋顶的金亮,却也金黄可爱。马帮再来时,寨民们用这些“园花”换了盐巴和针线,谁也没动过屋顶的“神花”。

第六回 傣家婚礼添新俗,金花银饰定情缘

曼听寨的小伙岩温要娶邻寨的姑娘玉罕了。按傣家习俗,婚礼要请太阳神见证,可往年只用芭蕉叶和缅桂花装饰新房,岩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用蛋花吧。”玉香提着竹篮来帮忙,里面装着刚采的石斛花,“太阳神喜欢金色,让它看着新人成家,会赐福的。”她教姑娘们用石斛花编“同心结”:取两朵花,花茎缠绕成“∞”形,再用红线捆住,象征“生生世世不分离”。

新房的竹墙上挂满了石斛花串,竹楼的屋檐下吊着用花编成的“太阳环”。玉罕穿着嫁衣,头戴玉香亲手编的石斛花冠,花冠中央嵌着一颗银制的太阳纹,花瓣垂在脸颊旁,像沾着阳光的露珠。

迎亲队伍路过蛋花园时,岩温摘下一朵最大的石斛花,别在玉罕的衣襟上。“就像帕雅宛看着傣乡,我会永远看着你。”玉罕笑着,眼角的石斛花瓣轻轻颤动。祜巴长老为新人祈福时,特意指着花冠说:“蛋花见证的姻缘,比澜沧江的水还长。”

从此,傣家婚礼多了个新俗:新娘要戴石斛花冠,新房要挂“太阳环”。姑娘们早早学着编花饰,盼着出嫁那天,能顶着太阳神祝福的金花。玉香的“蛋花园”也越种越好,不仅供寨里用,还分给邻寨,让更多傣家人的婚礼有了金色的祝福。

第七回 旱年考验显灵验,花根相连护傣乡

傣历1387年,澜沧江流域遭遇大旱。连续三个月没下雨,稻田裂开蛛网似的缝,井水浅得能看见底,连屋顶的石斛都蔫了,花瓣卷成了小筒。

寨民们人心惶惶,岩坎每天带着大家去祭坛祭拜,可太阳依旧毒辣辣地烤着大地。有老人说:“是不是我们得罪了帕雅宛?”岩罕蹲在蛋花园旁,看着枯萎的石斛苗,急得直搓手。

玉香却发现个怪事:屋顶的“神花”虽然蔫了,根须却比往常更壮,像银线似的钻进竹楼的缝隙里。她想起阿爹的《花草经》:“蛋花根能引水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让岩罕在竹楼周围挖了浅沟,把石斛根须引到沟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空间通古今,我助大将军平九州

凤声悠悠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无限开局

溯流筏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