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67章 刘邦:乃公有个大胆的想法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1.第167章 刘邦:乃公有个大胆的想法,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能是无聊呢!你想啊。”</p>
“要是天下连语言口音都统一了,那得省多少力气!”</p>
“吴越之地的那些鸟语你听得懂啊!”</p>
吕雉为之一窒,随即反驳道:</p>
“不是有雅言吗,学就得了。”</p>
刘邦撇了撇嘴,摸着胡须:</p>
“雅言?还不如鸟语呢!”</p>
气笑了的吕雉看着一脸不忿的刘邦,讥笑道:</p>
“怎么,忘了是谁定的雅言为官话了?”</p>
“咱们的大汉天子也想来个‘言语同声’?让天下人的发音都一样?”</p>
“也想过把嬴政的威风?”</p>
刘邦斜睨着旁边的漆盘,捋着胡须嘀咕道:</p>
“乃公又不懂的那些东西,这不有萧何吗。”</p>
不由自主的扶着额头,吕雉头一次感觉到了萧何的不容易。</p>
“伱就放过那个老货吧!他只是内政厉害!不是不世奇才!”</p>
刘邦听闻也是一脸犹豫,随后叹息道:</p>
“好吧好吧。”</p>
吕雉脸色好转。</p>
“乃公再把张良加上就够了吧?”</p>
吕雉双手抱头。</p>
我的头好痛啊!</p>
……</p>
留侯府</p>
一支木簪挽着苍发。</p>
身着布衣的张良微闭双目,脸上无惊无喜,白色的胡须随着呼吸轻轻浮动。</p>
突地!</p>
后背一阵发凉!</p>
双眼一睁!</p>
精光闪过暗室!</p>
不好!</p>
此地不宜久留!</p>
……</p>
南齐·明帝时期</p>
萧道成气得拿起身旁的茶盏就要摔下去!</p>
比划半天终究没舍得真摔。</p>
缓缓放下茶盏。</p>
扭头,一伸手就把旁边罚跪的萧赜冠帽摘了下来。</p>
“啪!”</p>
狠狠的往地上一摔!</p>
“北虏欺人太甚!”</p>
“当朕是什么?!”</p>
“当朕的大齐是什么?!”</p>
“朕拔乱反正跟你个胡虏有什么关系!”</p>
“欺人太甚!”</p>
一旁跪倒在地的萧赜歪着发髻,迷茫的看着大发雷霆的萧道成。</p>
萧道成怒骂着发泄一气,转头又看到萧赜一脸傻愣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p>
“啪!”</p>
手掌拍在石桌上,震的生疼。</p>
萧道成面目狰狞道:</p>
“说!白泽死了!为什么不立云英,反而立那个畜生!”</p>
萧赜欲哭无泪。</p>
我说,我说什么啊!</p>
我哪知道那时候的我是怎么想的!</p>
北虏招惹您,您拿我撒什么气啊。</p>
白泽啊,你怎么还没来啊!</p>
救救为父啊!</p>
……</p>
公元495年八月,洛阳金墉宫建成,诏令在洛阳城内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p>
九月,新都营缮完成,平城六宫、文武全部迁到了洛阳。</p>
公元496年正月,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p>
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p>
他将自己的拓跋氏改为元氏。</p>
同时将拔拔改为长孙,达奚改为奚,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贺赖改为贺,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勿忸于为于、尉迟为尉,等等。</p>
至此,鲜卑等胡人跟汉族在姓氏上的差别完全消除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