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绩(中)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绩(中),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分封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将来有藩王反了,至少江山还是朱家的。”</p></p>
“况且……”朱元璋微微抬头,有几分自傲道:</p></p>
“凭你爹的设计,藩王造反这事根本不可能发生!”</p></p>
……</p></p>
【就这样明朝开启了分封制。】</p></p>
【朱元璋子嗣众多,儿子们年龄跨度特别大,因而其在位期间先后三次分封诸王。】</p></p>
【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也不是去做闲散王爷去了。】</p></p>
【而是赋予了他们相当多的特权,涉及各个方面。】</p></p>
【首先是经济特权。】</p></p>
【明朝藩王分亲王和郡王两个级别,亲王一年俸禄一万石,郡王两千石。】</p></p>
……</p></p>
大汉。</p></p>
“老朱这是饿怕了。”</p></p>
刘邦躺在墙根,翘着腿。</p></p>
“别说,朱元璋对他后代确实规划的很详细。”</p></p>
一旁的小宦官紧张的探头看着那边的未央宫。</p></p>
“陛下……仆没后代,不懂这些……”</p></p>
刘邦无言的白了他一眼。</p></p>
“你还挺爱接话。”</p></p>
“不过这朱元璋脑子是有问题。”</p></p>
他坐直身体,给小宦官盘算着。</p></p>
“这还只是俸禄,还不包括平常的一些赏赐和藩王们所拥有的田庄。”</p></p>
“相比之下,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是八十多石,而一个正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才九十石。”</p></p>
“还时刻面临着贪污就被剥皮充草的高压环境。”</p></p>
“啧啧,两相对比之下,就知道明朝的宗王待遇多么优厚了。”</p></p>
小宦官依然听不懂,但他也不在乎。</p></p>
只是小声快速道:</p></p>
“陛下!太子与代王从宫里出来了!”</p></p>
刘邦猛地往墙根一窜,探出半个头悄咪咪看过去。</p></p>
就见刘盈与小刘恒刚刚同行走出宫门。</p></p>
“你,去把他俩劫来!”</p></p>
“去把他俩叫来!”</p></p>
小宦官:……喏!</p></p>
……</p></p>
【其次是政治特权。】</p></p>
【朱元璋规定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可以设置官署。】</p></p>
【明确规定朝中大臣不管是几品官,见了藩王都要行礼,并且要行四拜礼】</p></p>
【四拜礼是明代最隆重和最正式的大礼。】</p></p>
【规定如果朝中大臣故意绕路走从而避开去拜见藩王,那么论罪当诛。】</p></p>
……</p></p>
“朕就该把这些东西抄录几份给大臣们送去。”</p></p>
“让他们看看我大汉对你们多好。”</p></p>
“还有比明朝官员更惨的吗。”</p></p>
“老朱是真不拿他们当人啊。”</p></p>
……</p></p>
【各地藩王拥有对封地内大小文武官员的人事任免权】</p></p>
【藩国内的百姓侮慢藩王,都交由藩王来处理,朝廷不得干预。】</p></p>
【对于诸王犯罪一事,只有皇帝才有权干预,朝廷相关机构无权干涉。】</p></p>
【又赋予各地藩王干预朝政的权力。】</p></p>
【“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传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奏斩之,族灭其家。”】</p></p>
……</p></p>
刘彻捻着胡须一言不发。</p></p>
他在等转折。</p></p>
这要是没有手段限制。</p></p>
那他现在就可以宣布明朝废了。</p></p>
你等死吧。</p></p>
……</p></p>
【赋予各地藩王军事大权。】</p></p>
【每个王府可以设有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一万九千人。】</p></p>
【藩王也能干预自己封国内的卫所军队。】</p></p>
【开国元勋们要奉旨调动藩王封地内的卫所军队时,也要向藩王汇报一下,之后才能调动军队。】</p></p>
……</p></p>
……</p></p>
大明。</p></p>
“什么叫生吃朱肉?!”</p></p>
“咱不是圈住他们了吗!”</p></p>
朱标仰天而望。</p></p>
他有预感。</p></p>
大明江山的未来就是对抗父亲规则的抗争史。</p></p>
……</p></p>
朱厚熜冷笑一声。</p></p>
“知足吧,这是没给封地呢。”</p></p>
“不然,早反了。”</p></p>
……</p></p>
“太宗皇帝的法理啊。”</p></p>
“自太宗后,宗室连草鞋都没法编了。”</p></p>
朱见深喃喃自语。</p></p>
……</p></p>
【而在推行分封制赋予诸王极大权力的同时,朱元璋也在一步步限制诸王。】</p></p>
【公元1373年,就在中书省完成《祖训录》编纂的同一年,另一本书籍也编纂完成了,即《昭鉴录》。】</p></p>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一些著名藩王的事例,告诫诸王要恪敬守礼,体恤百姓。】</p></p>
【前面所提到的诸王所拥有的各项权力基本上都是洪武六年编纂而成的《祖训录》中规定的。】</p></p>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朱元璋也发现《祖训录》赋予诸王的权力过大。】</p></p>
【最终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将其改定为《皇明祖训》,在《皇明祖训》中便对诸王的权力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p></p>
【比如诸王之前拥有对封国内文武官员的生杀予夺大权,但是在《皇明祖训》中则规定诸王要按律判决】</p></p>
【并且对于诸王封国内有老百姓侮辱诸王的情况,其处理办法则是不再由诸王判决,而是押送到京城来由朝廷决断。】</p></p>
【所谓的“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也不再让诸王前去索取奸臣,而是由都督府抓捕,从而避免诸王过多干涉朝政。】</p></p>
【此外,诸王王府内的文官不再由诸王任命而是由朝廷选任。】</p></p>
【最终形成了诸王不得干预地方上的民政,王府之外的事务,均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亲王无权过问的局面。】</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