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p></p>
以诚待人?</p></p>
“阿耶,他究竟想干什么?”</p></p>
想不通,李承乾决定不想了。</p></p>
直接问能想得通的人。</p></p>
李世民张了张嘴。</p></p>
他到底大约有一个猜测,但这猜测太离谱了!</p></p>
但这种离谱的猜测反而可能就是朱佑樘的想法。</p></p>
因为这个想法很天真。</p></p>
“他可能是想用仁义之道来感化巴图孟克。”</p></p>
每个字都听得懂,连在一起却直接干懵了李承乾。</p></p>
他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家阿耶。</p></p>
“啊?”</p></p>
李世民咂了咂嘴。</p></p>
“这个,额……”</p></p>
“就是他可能认为,既然鞑靼部承认了自己是大明的朝贡国,那他就可以阻挡更北方的草原部落的入侵,成为北方的屏障。”</p></p>
李承乾:……</p></p>
李世民抬头望天。</p></p>
“这可是堪比宣帝招降呼韩邪单于、朕招降突利可汗的盛事啊。”</p></p>
“他应该就是这么想的。”</p></p>
李承乾面无表情。</p></p>
懂了。</p></p>
若真是这样。</p></p>
那他只能说。</p></p>
皇帝被蒙蔽成这幅模样不是没有原因的。</p></p>
汉宣帝招降南匈奴单于呼韩邪,是建立在汉武帝持续对匈奴的残酷打击之上才取得的成果。</p></p>
而且招降以后,汉朝也没有指望呼韩邪单于能帮助他们防卫北匈奴。</p></p>
陈汤依然远征三千里将北匈奴单于斩首。</p></p>
而阿耶招降突利可汗也没指望他能帮忙解决突厥问题。</p></p>
最后还是派代国公出塞,杀敌上万,活捉颉利。</p></p>
明朝有这种军事优势吗?</p></p>
开国有,但成化时期就没了。</p></p>
朱佑樘这是引狼入室啊。</p></p>
……</p></p>
【就在朝廷的瞪眼珠子中,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p></p>
【当初朱见深逼着大同军户卖儿卖女凑足战马、预征一年以上的赋税、十多万将士多年浴血奋战。】</p></p>
【王越和汪直出塞千里冒险奇袭才收复的河套平原。】</p></p>
【就这样被鞑靼部落不声不响地给占了回去。】</p></p>
……</p></p>
大明。</p></p>
朱元璋心平气和的坐在位子上。</p></p>
马皇后一会儿看他一眼,一会儿看他一眼。</p></p>
朱元璋感受着身边人的频频侧目,无奈道:</p></p>
“咱不是不生气,而是已经不对他们抱有什么希望了。”</p></p>
他出神的看着天幕,喃喃道:</p></p>
“咱以为,咱给后代铺好了路。”</p></p>
“大明就能像西汉那样国祚绵长,人心相附。”</p></p>
“但咱错了。”</p></p>
朱元璋嘲弄道:</p></p>
“高惠文景。”</p></p>
“汉初四帝谁都没多做过什么。”</p></p>
“大汉国祚奠基了。”</p></p>
“咱呢……一口气做了这么多……结果呢……”</p></p>
朱元璋长叹一声。</p></p>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p></p>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p></p>
“平常心吧……”</p></p>
马皇后也轻叹一声。</p></p>
也不知你能平常心到几时。</p></p>
……</p></p>
【公元1495年,弘治八年。】</p></p>
【巴图孟克正式撕破了对明朝的伪装,攻打甘肃、宁夏、宣府,三入辽东,基本上从西到东把“九边重镇”打了一遍。】</p></p>
【公元1496年,弘治九年。】</p></p>
【又在宣府、大同、榆林一带烧杀抢掠。】</p></p>
【朱见深花费十多年心血稳定下来的北方安定局面荡然无存。】</p></p>
【朱祐樘实在是没办法再假装和平了,而许进此时已经被升官了,不再负责边境防务。】</p></p>
【朝廷讨论了半天,始终提不出合适的候选人。】</p></p>
【朱祐樘是真急了,他一咬牙一跺脚!作出了他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p></p>
【召回汪直!王越!】</p></p>
……</p></p>
朱佑樘眼前一亮。</p></p>
“看来未来的朕与现在的朕不谋而合啊!”</p></p>
他眼睛瞥到案桌上奏折。</p></p>
许进啊,对不住了。</p></p>
你不进一趟大狱,朕没理由召回汪直和王越啊。</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