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6章 士绅一体纳粮,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印象中,雍正朝大臣只有田文镜陪葬了泰陵。}</p>

{而雍正给田文镜说的话比较有名就是那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就是这样的秉性,真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p>

……</p>

雍正二年五月,在河南举行三年一度的科举乡试上。</p>

在当地学政张廷璐的支持下,封丘县这次本该有一百三十多名考生参加,最后竟然只有二十三名学子应考。</p>

罢考的秀才们抬着孔圣人的牌位游行,控诉新政的“倒行逆施”。</p>

科举考试,历来被认为是效忠朝廷、皇帝选拔人才的重头戏,河南竟然闹得砸锅。</p>

这是滔天大事,河南巡抚石文焯、布政使田文镜一面将带头闹事的封丘考生王逊、范瑚等共十余人逮捕,一面火速上报雍正。</p>

而朝廷官员和地方士绅形成联动,朝廷里一百多个官员对田文镜联名弹劾。</p>

此时的田文镜无人不怨、无人不恨,很快就陷入四面楚歌、寸步难行的境地。</p>

……</p>

炎汉·明帝时期</p>

刘庄突然笑道:</p>

“若是换成心志不坚的皇帝,这田文镜怕是死无葬身之地。”</p>

“但碰上雍正这么个心坚如铁的皇帝……嘿嘿,那可算是帮了大忙了。”</p>

刘炟好奇道:</p>

“阿父,他们帮了雍正什么忙?”</p>

刘庄看着他,皱了皱眉。</p>

“就说让你多读点书!”</p>

“无人不怨、无人不恨、四面楚歌、寸步难行。”</p>

“这是什么状态?”</p>

刘炟看着阿父的脸色,小心翼翼道:</p>

“孤立无助?”</p>

刘庄脸色更不好看了。</p>

“那孤立无助之臣是什么臣啊?”</p>

刘炟念叨两句,眼眸一亮。</p>

“是孤臣!”</p>

刘庄哼了一声,缓声道:</p>

“要想做老好人,左右逢源、闷声发大财真的太容易了,而要做实事必然会得罪人。”</p>

“雍正是个手腕铁血、意志力坚定的皇帝,只有田文镜是个孤臣,他才能彻底信任田文镜。”</p>

“这场变法里,君与臣,哪个都不能拖后腿。”</p>

“不然就会像宋朝那样……”</p>

刘庄想到宋明两朝的皇帝,几乎个个皇帝都想变法,但都变不明白。</p>

……</p>

面对众夫所指的田文镜,雍正再次表现出一个好老板属性。</p>

他安抚田文镜,让他放心大胆去办事,出了事他给顶着。</p>

然后雍正把带头罢考和抵抗新政的王逊判斩立决,范瑚则绞监候,河南学政张廷璐被革职,道员陈时夏革职留任。</p>

并且明确表态:“再有罢考,河南停止科考。”</p>

……</p>

大秦。</p>

殿内四人脸色怪异的看着皇帝。</p>

因为皇帝的脸色也十分的……幸灾乐祸?</p>

嬴政确实在幸灾乐祸。</p>

他幸灾乐祸于明朝皇帝也能大概明了自己的心情了吧。</p>

那么优秀的皇帝,偏偏不是自家的种!</p>

更关键的是……你们连抱养过继都不可能!</p>

他是胡主。</p>

“哈……”</p>

殿内四人:……</p>

完了,陛下的疯病更严重了!</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棣坐在椅子上,仰天长叹。</p>

“怎么就是清朝皇帝呢……”</p>

“怎么就不是老朱家的呢……”</p>

“爹和我都不是什么软弱之人啊?”</p>

“怎么后代……”</p>

徐皇后用手肘怼了怼他。</p>

“朱厚照那孩子还是不错的。”</p>

朱棣想了想,叹气更大声了。</p>

心智方面居然是朱厚照顶大个。</p>

更悲哀了!</p>

“怎么就这样呢?”</p>

……</p>

雍正三年,又下令,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论多少,一律革去功名。</p>

包揽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贪赃枉法论处,除了足额上缴外,追罚一半入国库。</p>

对于应缴的人员,也要造册核查,严加管理。</p>

绅衿钱粮,在税收印簿和串票内注明姓名,按期催缴。</p>

缴纳了钱粮的,要逐户清查,另行造册。</p>

如果州县有隐瞒不报的,按照庇护罪处罚。</p>

同时,将这些有功名的绅衿人员应纳的钱粮造册送学官钤印颁发。</p>

完成任务的,每季度核查一次。</p>

为防止互相包庇,年底时五人互相联保。</p>

也就是如果你这一组五个人有未上缴钱粮的,就不能应试。</p>

这样就促使绅衿不得不足额按时缴纳,否则已经到手的功名随时都有被取缔的危险。</p>

在雍正的雷霆手段下,士绅要么出工,要么出钱。</p>

成功在河南推动“一体当差”之后,随即在全国开始推进。</p>

……</p>

大宋。</p>

赵匡胤深深的羡慕住了。</p>

任何变法改革都是改革派与既得利益者的搏斗,更是意志力的较量。</p>

“宋朝皇帝就是意志薄弱。”</p>

在变法之初,很多人都会心存侥幸,对改革者的决心不断地进行试探。</p>

如果改革者一旦软弱或者退让,必然是无功而返。</p>

“秦朝啊……”</p>

赵匡胤想到了秦国。</p>

秦国明君的光辉被二世而亡的阴影所覆盖。</p>

但是秦国对于变法的坚定是宋朝欠缺且需要学习的。</p>

“真是难以言表……”</p>

最有秦朝改革之心的皇帝,是清朝皇帝。</p>

……</p>

大清·雍正时期</p>

嘴角泛笑。</p>

雍正知道自己稳了。</p>

却起码制度与民生一栏是稳了。</p>

军事和外交自己放弃了……</p>

不放弃也不行,实在是舔不下脸来吹嘘。</p>

不过……</p>

雍正慢慢恢复肃穆的表情。</p>

用人识人呢……</p>

华夷之辩呢……</p>

雍正明白满人为主的观念不能动,但还是想努力一把。</p>

“最起码,让大清不要那么格格不入……”</p>

……</p>

虽然雍正要强力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p>

但雍正并不是要抛弃这个集团。</p>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本质上是为了达到平衡。</p>

因此,推行改革措施的同时,雍正也同时注重保护他们的利益。</p>

毕竟,这些人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是大有用处的,不可一味压制。</p>

例如雍正五年,田文镜上奏折称,将凌虐佃户的乡绅按照违制例议处,衿监革去职衔。</p>

可这次雍正没有批准,反而让田文镜要看到事情的两面性。</p>

雍正教导他说,不能只看到绅衿欺负佃户,也要看到佃户拖欠田租和怠慢田主的问题。</p>

这种辩证对待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让一直抗拒的士绅们感到了皇帝的一丝温暖。</p>

为此,雍正还专门制定了律法,公开颁布,泼灭了绅衿的怒火,也制止了准备抗拒交租的佃户。</p>

在雍正眼里,富人不可为富不仁,穷人不可恶意撒泼。</p>

他管理国家,始终建立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污浊妄构

iPISRZ

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

骑毛驴的达芬奇

武侠之仙魔乱起

梦叶

篮球大联盟

一毛二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