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天京事变!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0章 天京事变!,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秀全的行为,在太平天国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给真正总理政务的杨秀清带去许多麻烦。</p>
而杨秀清的反击方式是也很直接,就是借着“天父附体”斥责洪秀全。</p>
洪秀全无视“天父”旨意,继续加大力度推行禁绝儒学与焚烧古书运动。</p>
杨秀清就再次“天父附体”。</p>
……</p>
{看来和“人相食,是要上史书的”情况一样。}</p>
{现在想想,洪、杨等人的政治实践正好在中国试验了一遍英式君主立宪制的可行性。}</p>
{效果惊人,很显然不适用于中国。日后康梁之说,几乎浑如梦呓。}</p>
{曹操和汉献帝已经试过了,大家都说不行,还是得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p>
……</p>
曹魏。</p>
曹操的酒杯端到嘴边止住。</p>
最后冷哼一声,饮下酒水。</p>
“他们内斗的本质是制度结构设计的不均衡导致。”</p>
“一开始就是个草台班子,拿下南京后又没有重新进行制度结构的再调整。”</p>
“最终难以持久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p>
与孤和汉帝可大不相同。</p>
……</p>
而咸丰六年(1856)又有两件大事发生。</p>
一是杨秀清率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p>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p>
……</p>
大清·康熙时期</p>
康熙心里早已做好准备,但看到鸦片战争四字依然是一阵邪火涌上心头。</p>
“英吉利!”</p>
“大清的心腹之患!”</p>
胤禛看着一脸阴沉的康熙,还是开口道:</p>
“与其对准英吉利,不如广开民智吧。”</p>
康熙瞥了他一眼。</p>
“你想回龙兴之地,朕可以送送你。”</p>
胤禛叹口气。</p>
“何必呢,魏孝文帝不也推行汉化吗。”</p>
“不改衣冠,恢复发饰。”</p>
“这才是真正表明满汉一体啊。”</p>
“汗阿玛,只有众志成城你手中金莲才能发挥大用啊。”</p>
康熙看向放在手边的金莲。</p>
祖宗基业与长生久视。</p>
怎么选?</p>
当然长生久视啦!</p>
靠北!这还用想。</p>
长生久视后,祖宗基业照样是朕的!</p>
……</p>
当时海外诸国很看好洪秀全的这个信奉基督教的政权,有心跟洪秀全来个里应外合,合伙灭掉清朝,然后搞搞商务合作什么的。</p>
但在派人接触过洪秀全之后,这个想法就破灭了。</p>
首先是拜上帝教的基督教义太山寨,让他们无法接受,然后是洪秀全的态度跟清朝一样,坚持将他们当做藩属国来对待。</p>
杨秀清虽然瞧不上英法这种“藩国”的实力,但他对英法联军与清军厮杀替自己分担火力的行为还是持赞赏态度的。</p>
清军新败,且要应付英法联军,无力挑起新的战事,洪秀全只知风流快活。</p>
于是,杨秀清越来越热衷于“天父附体”的表演。</p>
没多久,还在搞禁书的洪秀全发现,自己的支持者一个一个的消失了,自己发布的命令的有效范围仅限于自己的王宫,天京城里几乎都是杨秀清的人。</p>
洪秀全被架空了。</p>
……</p>
天幕上。</p>
南京城夜色深沉</p>
一队骑兵自“天京”南门而入。</p>
一行人快马加鞭行至距一处府邸百丈处。</p>
从人皆下马,数百人分成几队。</p>
为首的将领自率一百余人率先趋向府邸。</p>
守卫门人见是来者手中有令牌,立刻大开府门。</p>
众人即刻涌入,喀嚓数刀!</p>
数十门卫均在片刻被砍掉脑袋。</p>
府邸处。</p>
刚刚躺下的中年男子听到外面传来吵嚷声,随即起身,拿起衣袍披上。</p>
身披一件白袍的中年男子推开房门。</p>
“吱呀。”</p>
房门方启,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愤怒的脸。</p>
未及出声。</p>
数把钢刀齐搠于他的胸前!</p>
门口的将军上前一步,揪住男子发髻。</p>
“唰!”</p>
手中刀一使劲,把血淋淋首级拎于手中。</p>
随后信手一掷。</p>
男子的脑袋被抛入晶莹透亮的金鱼缸内。</p>
在火把和琉璃灯的照耀下,首级在水中自上而下,慢慢沉落。</p>
腔中鲜血蔓散开来,渐渐遮掩住了他脸上瞠目张嘴的惊讶表情。</p>
……</p>
获得初步胜利的杨秀清,放松了警惕。</p>
但杨秀清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以为自己对手是洪秀全,可他的对手不仅仅是洪秀全。</p>
杨秀清最大的法宝是“天父上身脱口秀”。</p>
但杨秀清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特权,从进入天京以后,杨秀清一共扮演天父下凡三十多次,主要是通过天父附体下达旨意,贬低其他人公众形象、夺取军权、骗取美女、树立个人权威,每次都要把大家折腾得死去活来,可天父是太平天国自己树立起来的神,大家实在拿他没办法。</p>
杨秀清肆无忌惮地在太平军开挂,最后结果就是惹怒了天国几乎整个领导层。</p>
如开国元老北王韦昌辉、新贵燕王秦日纲,甚至还包括被杨秀清自己看成心腹的中央大员,丞相陈承瑢。</p>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被杨秀清借机在众将士面前狠狠地鞭打过屁股。</p>
他们都被杨秀清的极度专权伤过自尊。</p>
他们都受够了天父下凡这种无休止的精神折磨。</p>
他们都想让杨秀清去死。</p>
洪秀全之所以任杨秀清作为,也只是因为一个字:忍。</p>
而杨秀清放松了警惕,他的机会来了。</p>
……</p>
大明·正德时期</p>
朱厚照看向朱厚熜。</p>
朱厚熜下意识摸了摸脖子。</p>
难道宫女勒脖子也是哪个被打了屁股的大臣怀恨在心?</p>
“看似狂傲不羁,实则毫无驭下之术。”</p>
朱厚照悄咪咪移开视线,装模作样的说着。</p>
“此类人物,结局凄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p>
看来这屁股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的。</p>
朱厚照发散着思维。</p>
不过两者也不能同日而语啊。</p>
……</p>
大清·乾隆时期</p>
乾隆嗤笑一声。</p>
他看到了杨秀清败亡的本质。</p>
“匪徒矣。”</p>
这个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控制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平衡权力。</p>
他甚至连最基本的恩威并施这种技巧都不会用。</p>
只会一味地用极端的暴力和威胁来维持权力的延续。</p>
“但这也是好事。”</p>
对大清来说,可真是大好事了。</p>
……</p>
咸丰六年八月初三,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二十六,公元1856年9月1日</p>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秦日纲领兵回京救驾。</p>
韦昌辉率精兵三千急进,与秦日纲在天京城外会合,在陈承瑢的接应下,趁夜色掩护秘密进城,突袭东王府。</p>
杨秀清根本没有做好被杀的思想准备,一代枭雄就被诛于睡梦之中!</p>
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精神领袖,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政教合一。</p>
此后两个月,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杀杨秀清部属连同在战乱中被杀的无辜群众。</p>
翼王石达开回京后,对韦昌辉杀人过多表示不满,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至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p>
九月,洪秀全下令天京军民“合朝同心”诛杀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辅政。</p>
次年四月底,石达开因洪秀全对他猜忌,从天京出走,带领十余万精兵单独行动。</p>
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使得太平天国的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p>
两更!哈哈哈哈哈哈哈!</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