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幻丝迷局
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6章 幻丝迷局,宝贝今天可不可以不带小雨伞小说知乎,皇明浪子,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午12:30,长江口锚地
缉私队冲上货轮时,船长启动自毁程序。船舱内温控系统暴走,所有“幻丝”在高温中熔成胶状物,渗入甲板缝隙后竟重组为印有“国储专用”的防水布。苏晚抢下一块残片,显微镜下显现出与伶仃洋沉船中“人形金属茧”相同的量子结构。
“这不是走私。”谢一扬的游艇掠过缉私艇,他对着海事电台轻笑,“是给量子材料学科做压力测试。”游艇尾流中,青铜齿轮状探测器沉入海底,将变形参数实时传输至儋州湾赌场的全息轮盘——每转一圈,就有价值200万的“幻丝”在虚拟赌局中洗白。
午夜23:59,扬帆生物实验室
吴天青将海关数据包导入量子计算机,屏幕显示「分子记忆重置完成」。苏晚潜入时撞见更恐怖的场景:培养舱里浸泡着与“幻丝”同源的生物纤维,标签显示“1994年三峡移民皮肤样本”。突然警报大作,所有培养液蒸发成雾,在通风管道中凝成“儋州湾赌场”的3d坐标。
她跌跌撞撞逃出实验室,怀中残存的布料在月光下浮现父亲的字迹:“光蚀项目的终点,是让整个世界成为可编程的布料……”
2月10日,《科技日报》头版刊登谢一扬“攻克温敏材料世界难题”的报道,配图中他身后的丝绸国旗,其纳米颗粒排列出与海关检测仪同频的量子条形码。
儋州湾海底,走私账本正被纳米机器人编织成“人工珊瑚”——每片珊瑚虫都携带1万元赃款的加密数据。当苏晚将证据投入钱塘江,江水突然逆流,将一团恢复真丝形态的布料冲回她脚下,经纬线里嵌着父亲实验室的完整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