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子礁的逍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上门问询,错撩清冷郎君后,北子礁的逍遥子,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是自杀与他杀早开膛验尸才能知晓,眼下只让尸体放在衙门里,半月后无人认领就拉去义庄。”
她说的明白,佑儿却从中听到了几个关键。
突然坠水的乞儿,外来探亲的后生,还有不愿验尸的县令,看起来都不寻常。
怕自己的判断太过武断,便等宋辙回来时将今日之事一一说明。
宋辙当即冷下脸道:“宛平县令?记得是上回科举出来的人,下头顺德府人氏,年纪也不算大。”
只是七品芝麻官的考评结果还未出现在都察院过,因此他并不知道太多情况。
可今日这事,便让他起了疑心。
反思自己近日所谓皆是得体,并未与他人结怨,宋辙便提笔写了一张书信让挼风送去。
快漏夜时挼风才回来,夜雨打湿了他的衣缘,却来不及去整理,叩开宋辙书房的门,忙道:“王大人说这宛平陶县令是杨家远房亲戚,当初吏部本拟他去承德府的附郭县,可那时贤妃那头派人问了两句,吏部便将他放在了玉京里。”
“杨家?”宋辙有些纳闷,自山东改政回来后,自己与杨家也甚少牵扯,怎会遭记恨上?
挼风提醒道:“难不成是为了王玉莲的事?”
宋辙眼中不乏惊讶与无奈,咂舌道:“杨潋把罪人之女收房里,我尚且未计较这事,后来人又被他蹉跎死去,难不成要算在我头上?”
妇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他是真的不算明白,为得这事杨潋与魏姝夫妻离心,这事没人可怪罪,便只能算到宋辙头上去。
晓得缘由后,宋辙也找到了解决此事的关窍,他且先沉住气,也让佑儿不必多理会衙门的事。
翌日趁着中午提了些薄礼去承恩公府,邬夫人见他来甚是欣慰,又因邬榆人去了边关难免伤感。
看着宋辙就忍不住落了泪:“你是好孩子,不像邬榆不顾父母心。”
宋辙开解了她几句道:“前两日本该来看望夫人,又怕夫人见着我,难免不舍他,这才想着今日来。谁曾想还是惹了夫人难过,是晚辈的不是。”
“你啊,是个周全的。”邬夫人看着眼前的左都御史,心里也怪自己当年不做主让女儿与他订下,非要将就着邬若兰的心意,任由她痴心那冷情冷面的沈谦。
否则如今这日子难道不是更舒心些?
宋辙不知她的心中打算,随意说着笑谈:“哪有为人父母不为子女打算的,可做子女的大多是不理解这其中的爱子之心。听闻杨贤妃前阵子才骂了杨参议一通,朝中同僚都说这是长姐如母。”说罢他安慰邬夫人道:“可见家家都是如此,夫人也莫要太过伤怀,顾及身子才好。”
即使自己不舒心,可听着死对头不痛快,邬夫人脸色好转了些,问道:“杨家又是什么事?”
宋辙有些不便言之于口,默了默道:“是先前杨参议在山东收了一个犯事罪人的女儿,还怀了身孕的事。
这事不同的人听,是可大可小的,可一贯看不得杨贤妃受宠的邬夫人,却是听得开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