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 秣马厉兵,及笄礼小说三杯酒全文阅读,月关,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秣马厉兵

杨沅对于火药其实也是一知半解,比如那黑火药的最佳配比,他也只记得一个大概比例。</p>

但就是这么一个大概比例,当他告诉了研究火药的匠人之后,就帮助他们少走了几百年的弯路。</p>

要知道直到几百年后,人们才摸索出黑火药的配比,大致是75%的硝石、10%的硫磺、15%的木炭。</p>

可这个时代的黑火药,目前是硝60%上下,硫磺20%上下,其余是木炭和各种“杂质”。</p>

有提纯不精自然产生的杂质,也有人为掺进去的“杂质”:</p>

比如清油、麻茹等近十种易燃物质,就是人为掺进去的。</p>

因为这个时代的火药匠人,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增强火药的威力。</p>

可想而知,这样配比的黑火药,其威力有多小。</p>

可是杨沅不仅告诉了他们一个大概的配比,还告诉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助燃。</p>

于是,他们不再掺杂其他物质,而且开始研究如何提纯。</p>

比如,火药炭用什么样的木材烧制,质量才更好,</p>

硫磺要经过哪些工序提取出来的才更纯……</p>

光是这几样原料的生产,现在快要摸索出一整套的制作流程了。</p>

他们的火药配比,现在已经无限接近最佳比率,提纯率也越来越高,火药的威力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p>

不过,相应的制造环节的危险性也就增加了。</p>

火药配制的危险事故,一般发生在把硝、硫、炭三种成分按比例进行混合的阶段。</p>

这一阶段只要不引入明火,一般也不会出事。</p>

这时的工匠已经明白如何防范火星的产生了。</p>

他们的工具大多采用木制、石制和铜制,严禁铁器。</p>

为了防止几种配料在掺配过程中,发生摩擦和撞击产生危险,匠人们在掺配时,还会先把火药配料用水拌成泥状。</p>

这样即使偶尔有火星,也不会引爆药料。</p>

但它也只能极大概率地减少危险性,并不是绝对的。</p>

今天这次爆炸,就是有一个匠人在配制时不慎引燃了硫,硫火继而引燃了配制完成的一小桶火药。</p>

杨沅赶到时,只见用作试验的地方被炸开一个大坑,四下里的工匠灰头土脸。</p>

出事的地方正有人被抬出来,杨沅一眼看到萧千月站在人群中正在指挥抢救,不禁松了口气。</p>

至少他的萧总工无恙。</p>

杨沅快步赶上前去,这里的试验室都是建在半地下的一个个掩体中,每个掩体相距一定距离。</p>

出事的这处地方一共有三个人,两个匠人,一个小徒弟。</p>

爆炸时小徒弟正在掩体口处,被气浪冲飞出去,没有大恙,只是耳鼓嗡鸣,现在还说不了话。</p>

掩体里的两个匠人一死一伤,死的那个就是不慎引燃火药的匠人,人都炸散架了。</p>

另一个和他的“工作间”之间有一道矮土墙,只被炸掉了一只手臂,现在也在昏迷当中。</p>

杨沅顾及不了其他,先上前帮忙一起救助伤员,包扎伤口止血,然后立即把他送回精舍。</p>

杨沅又嘱咐萧千月,等小徒弟和受伤的匠人醒来,详细询问出事的经过,每发现一种偶然,都要在流程制度上用必然的规则去进行防范。</p>

对于这些流程,不用杨沅细说,萧千月也已熟悉了,遂点头称是。</p>

杨沅看看惊魂未定的众匠人,向萧千月低声询问了那一死一伤的匠人名字,便高声宣布道:“郑七月,废了一条手臂。</p>

伤好后,依旧留用,多配个徒弟给他打下手。赏宅院一所,上田十亩!”</p>

这一下,众匠人顿时骚动起来。</p>

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其中的危险,他们当然也清楚,可是会的就是这门手艺,那就得干。</p>

抚恤,他们也知道一定会有,但是没想到会如此丰厚。</p>

有了这宅子和田地,郑七月的家人就能衣食无忧了。</p>

而且,郑七月残而不废,依旧留用,那就还有源源不断的收入。</p>

杨沅又道:“被炸死的匠人冯远,同样赐宅一套,田十亩,另:许其家一个县衙吏员的名额。”</p>

这一下匠人们更加激动了。</p>

县衙的吏员,那也是公务员了,而且是世袭的。</p>

做官还要三五年一轮换,但吏却是世代居于此,而且基本上是父子相承,代代相传。</p>

冯远死了,但是他的儿孙从此有了一只铁饭碗。</p>

对这些匠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恩,最大的后顾无忧。</p>

甚至……有人开始跃跃欲试了……</p>

杨沅没和这些匠人说太多。</p>

说什么,说安全吗?</p>

关乎他们生命的规则,他比你更在意。</p>

只不过,再如何注意,意外总是难免的。</p>

对他们来说,杨沅对死伤匠人的处理,才是最实惠的。</p>

就连那个晕迷的小学徒,杨沅都给了赏钱。</p>

对众匠人安抚一番,让他们各自退去后,杨沅又把萧千月请到一边。</p>

杨沅道:“现在什么比例的火药适合用来发射,什么比例的火药适合用来爆炸,基本已经摸清楚了。</p>

你拟定详细流程后,按照严格的规范,交给其他匠人去继续生产、继续测试它的稳定性就好。”</p>

杨沅从袖中取出两张纸,交给萧千月:“这是我的构想,你看看如何实现。”</p>

金人和西夏人强于大宋的,主要是骑兵。</p>

杨沅觉得,在火药威力大幅提升之后,已经可以用来做为对付骑兵的重要武器了。</p>

他要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但目的不是为了和敌人的骑兵硬碰硬地对决,而是能追得上逃跑、转移的敌军,加强大宋军队的机动能力。</p>

用来对付敌国骑兵的,他想更加依赖火药的力量。</p>

在欧洲火药发展史上,火枪出现后,曾经耀武扬威的装甲武士,轻易就倒在刚刚训练一个礼拜的农民枪下。</p>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p>

当机枪出现以后,游牧民族就变得能歌善舞了。</p>

杨沅把他了解的早期火枪的概念,甚至连发枪的概念,都对萧千月等匠人们提过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根还是十几根你自己选

斜线和弦

刀尖舔蜜完结+番外笔趣阁

褪色不死人

公用炉鼎嚼不动

洳宫仙幽

插班生txt下载

满地鸡毛

公用的夫人(特种兵)野和玉的小说

宝月流光

公用炉鼎是什么

紫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