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雪地上的秧歌,带小玩具坐地铁遥控器,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头村的腊月刚进头,二柱子就扛着半人高的锣鼓在村口晃荡。鼓面上的红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公社文艺队”的字样——这是从村仓库翻出来的老物件,被龙煞擦得锃亮:“咱第一场大秧歌,就用这鼓开道!”

排练场设在加工厂后院,三十多个村民踩着冻硬的土地扭得震天响。三婶穿着花棉袄,头上的绢花比雪还艳:“小王啊,你说俺这‘十字步’走得中不?”老王举着摄像机直乐:“婶,您这秧歌扭得比春晚还带劲,就是二柱子的‘十字步’咋跟踩高跷似的?”

二柱子涨红了脸:“煞哥教的!”他甩了甩腰间的红绸,绸子梢扫过冻僵的豆角架,“当年俺们在山里追野猪,就靠这股子狠劲!”龙煞蹲在鼓边敲节奏,突然看见李老汉抱着个陶罐走来:“大爷,您抱着‘光绪罐’干啥?”

“给秧歌队镇场!”老汉把陶罐摆在鼓架旁,“当年闹饥荒,咱村老辈人就靠这罐子藏救命粮,如今让城里人瞅瞅,咱的好日子是从罐子里蹦出来的!”

农家美食节的筹备比过年还热闹。三婶的酸菜缸成了“明星展品”,缸沿上结的冰碴子都被游客拍照发朋友圈。她穿着蓝布围裙,给城里来的美食博主演示腌酸菜:“得用咱村的地下水,撒盐得顺时针搅九圈,腌够二十一天才够酸!”

五叔在灶台前炖着酸菜白肉锅,铁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泡,油花里漂着冻豆腐。“咱这肉,是村里老李家的笨猪!”他用长柄勺敲着锅沿,“城里人就好这口‘土腥味’,比超市的冻肉得劲多了!”

最绝的是李老汉的“忆苦饭”展台。破瓷碗里装着玉米碴子粥,配着野菜团子,旁边立着块木牌:“一九六二年的味道,现在吃是乡愁,当年吃是命。”有游客尝了口团子直皱眉,老汉却笑了:“嫌难吃?这说明咱日子过好了!”

冬季冰雪节开幕那天,石头村被大雪裹成了糖霜馒头。龙煞带着汉子们在涝洼地凿冰,二柱子举着铁锹喊号子:“嘿呦嘿!凿冰喽!凿出个冰滑梯给娃娃们溜喽!”冰块堆成的城堡前,三婶带着妇女们挂红灯笼,灯笼穗子被风吹得啪啪响。

“快看!雪爬犁!”村里的娃们尖叫着,看见李老汉赶着马拉爬犁从后山下来。爬犁上堆着新收的玉米,马脖子上的铜铃铛比春晚的钟声还脆。龙煞给爬犁拴上彩绸,对举着自拍杆的游客说:“坐一回五块钱,钱给村里的小学买跳绳!”

最火的是“火炕体验区”。五叔家的土炕上摆着棋盘,游客脱了鞋盘腿坐着,看三婶剪窗花。“这叫‘福字不到头’,”她拿着剪刀在红纸上翻飞,“过年贴窗户上,福气就顺着炕缝钻进来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公用炉鼎大师兄 小说

爱吃桔梗

岁岁合欢(校园1v1)笔趣阁

柯六

扫货不发

青絮

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

爱吃现炸酥肉的徐左

仙尊修为尽失后被村民抹布了

树懒啊树懒

在末世靠屁股苟活双男主免费阅读

兔子爱吃甜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