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冬忆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困冬忆M,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猛然起身,将手中的酒壶狠狠摔在地上,周身随即散发出一种令人战栗的磅礴威压。

“说得不错!我朱家子弟就该有这样的血性、这样的豪情!区区高丽竟敢冒犯我大明威严,绝对不能饶恕!”

刹那间,朱英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只需朱元璋轻轻一挥,便可引燃万马奔腾、铁蹄激昂的大战场景。

这种气势磅礴的震慑力正是出自大明开国之君洪武帝朱元璋的非凡气度!

一时之间,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令朱英有些目瞪口呆。

待到许久之后,朱元璋才渐渐将那种恐怖的气息收起。

他瞅了眼身边尚显恍惚的朱英,得意地说道:

“小子,咱这份威风如何?还算可以吧?”

朱英被他这句话惊醒,看着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老人,嘴角不由抽搐起来:不对,绝对有问题,刚才怎么会被一个糟老头给镇住了?

然而,他并未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而是指着地上刚被朱元璋砸碎的酒壶碎片,语气忽然转变:“别给我转移话题。

且说清楚这酒壶的事怎么办吧?喝酒就喝酒,为何还要损坏我的酒壶?酒壶不要钱买啊?”

朱元璋顿时愣住,心下嘀咕:不对呀,按照正常的剧本,现在不该是他这皇孙被自己压倒跪地求饶么?怎么会开始跟他论理起来?

“哼!谁知道你在说什么?”

朱元璋板着脸回应道。

“咦,老朱头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想赖账不成?”

朱英毫不客气地反击。

这一句令朱元璋眉角跳动不已,额上的青筋隐隐凸起。

他恨不得踹面前这个家伙一脚。

但转念想到此人乃自己尚未认回的嫡长孙,只好强忍下来。

“行了行了,你就别在这啰嗦了。”

朱元璋慌忙抢过朱英手中的奏折,“咱还有重要事情要办,进宫面圣要紧。

走啦!”

说完一脸不悦地朝院门走去。

“嘿嘿嘿,老朱头你就这点出息,还想着逃?”

朱英继续追问道。

朱元璋嘴角再次抽搐,心中怒火燃烧:什么时候连我也被人如此对待了?就算是朱标,也没法对我这么无礼!

但他依然压抑住情绪没动手。

当务之急必须赶紧逃离此处,于是快步离开小院。

朱英望着他离去的身影,摇头感慨道:

“啧啧啧,看来不是好人老了变得坏,而是坏人活久了自然更坏了。”

话音刚落,他再次回想起之前从朱元璋身上爆发的震撼气势。

片刻寂静后。

“只是,那可恶的老头一旦认真起来,还真是令人胆寒......”

武英殿内。

朱元璋刚刚落座在雕龙鎏金的御椅上,便对恭敬站立于殿下的郑有伦开口说道:

“郑有伦,速去把老大、老四、汤和、傅友德、李善长他们叫来见朕。”

“奴才遵旨。”

郑有伦微微躬身一礼,随后静悄悄地走出了殿外。

看着郑有伦渐渐消失的背影,朱元璋收回目光,脑海中又浮现先前小院里孙子朱英提及东征倭国之事的情景。

回想当时少年朱英意气风发的模样,他不由地笑出声来:“呵呵,确实不愧是朕的大孙子,真像朕。”

然而,随之想到之前朱英向自己要账时无拘无束的模样,他的神色瞬间暗沉下来,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不知上下尊卑的小崽子,竟敢说朕耍赖?真是欠揍!待他认祖归宗后再看朕怎么治你。”

不过紧接着,他又忍不住哈哈大笑:“现在嘛,暂且让你撒泼去吧,哈哈哈哈……”

另一边,在春和殿——明朝太子东宫所在之处。

“父皇传唤?”

朱标接到由郑有伦派来的太监所送的消息后立刻站起身,准备离开书房案前赴往武英殿。

刚迈出房门,恰好吕氏带领几个宫女走向此处。

“贱妾参见太子爷。”

吕氏低首叩拜道。

朱标停驻脚步,望向她。

自从那天在应天府衙旁听了公开审判,并得知某事之后,朱标很久未与吕氏交谈,两人甚至已经分开寝居。

这一段时间,见面的机会也寥寥可数。

实际上,他们的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情感牵绊。

朱标心里真正眷恋的人,是自幼与他一同长大,经由朱元璋、马皇后亲自指配,通过正式仪式迎娶入门的大明太子妃常氏。

对于吕氏,如果撇开她身后牵连的吕梁及吕家诸多麻烦事,朱标本可以装作维持一个表面和睦的丈夫形象。

但因这些复杂事务交织其中,朱标已然懒得再去表演。

看似谦逊儒雅的外表下,他也遗传了朱元璋那份绝情的品性。

此时凝视着一脸平静的吕氏,朱标淡淡询问道:“有何事?”

“回禀太子爷,允炆这两日研读古籍有些心得,想请自己的父亲指教一番。”

吕氏行礼说道。

听完这句话,朱标先是一怔,继而眼神犹豫不定。

在他内心深处,虽对吕氏并无多少情感维系,可对于儿子还是存留一份责任之心的。

他意识到自己曾因对吕氏之愤而不自觉冷落了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于是顿感愧疚,正准备答应她的请求。

突然间,小太监抢先一步提醒:“太子爷,陛下还在武英殿等您。”

“哦,朕父还等着,此事孤知道了。

两日后再找空闲之时再议吧。”

朱标答罢,随即带着小太监快速离去。

留下吕氏一人独立原地,目光怨愤地注视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

她心中那份极端想法愈加炽烈起来,越发确定必须实施。

“很好,是你先违背仁义,休怪我以不义相对。”

吕氏低声恨恨道。

随后她转身返回自己的寝宫,满怀怨怒之情。

在她未察觉的身后,有一名宫女的眼中迅速闪过一丝聪慧之色。

...

当朱标领着个小太监抵达武英殿时,映入眼帘的是数人正立于门前。

他们分别是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韩国公李善长,还有他的四弟燕王朱棣。

见到朱标前来,这几人立刻齐齐俯身行礼:

“微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臣弟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赶忙快步向前,伸手一一搀扶起他们,口中说道:

“你们中有我的长辈,也有我的恩师,还有我的胞弟,何必如此拘谨?”

“唉,殿下有所不知啊,”

李善长微笑接话,“殿下您乃是储君,我们虽是臣子却也得遵君臣大义。”

“没错没错,李公此言极是。”

汤和点头附和,“即使殿下心怀仁德宽厚,也不能让我们没了规矩。”

傅友德则一本正经地补充:“殿下待人大方宽容,实为我辈楷模,但这并非逾越界限的理由。”

“哎呀,诸位…”

朱标无奈摇头,转头却听到朱棣轻声说道:

“大哥您想想也知道,若是我不向您礼拜,父皇定不会轻饶过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随心随性随意

现代武侠任侠记

老汨

清冷美人被凌虐欺凌小说

通臂火猿

陆沉塞玩具高速75章原文

来砍一刀

及笄礼小说三杯酒全文阅读

无名逍遥

万人骑的大学生活 笔趣阁

百炼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