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神器啊!真是神器!,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即便如此,他也费了不少劲才完成。

这个时代的手工业实在太落后了。

在后世轻而易举就能制造的东西,这里却很难实现。

若非他是朱元璋的孙子、亲王身份,要什么有什么,各种工匠任他差遣,只需指导他们如何操作即可。

否则,仅靠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成功。

“真有这么厉害?”

老朱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油墨辊,铺开白纸,先涂墨,后按压,展开一看,顿时仰天狂笑。

“神器啊!真是神器!”

老朱手舞足蹈,兴奋不已。

如果说老朱登基之后还有啥人生追求,大概也就两点。

一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饱,不受饥饿之苦。

毕竟,老朱是挨过饿的人,深知民间疾苦。

他治国理政,为的就是这个目标。

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

为此,他无视满朝文武的反对,执意在全国设立公学,推行义务教育。

没错!

在这个时期的大明,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义务教育体系!

历史上首次,老朱把国家资助的学堂扩展到了广阔的乡村地区。

在洪武二年,大明尚未统一,战乱仍在各地持续时,老朱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公学计划。

他想让天下人都能认字。

他想让大明的子民懂礼守法。

朝堂之上,没有一位大臣支持老朱的决定。

不管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重臣,还是那些总说着要弘扬圣人之道的文人大儒,全都反对老朱的这项政策。

对当时的大明而言,将公学推广至全国的乡村,实在有些脱离现实。

但老朱不管这些反对声音,坚决推行。

历史记载,这项政策由于朝野一致反对,在老朱去世后不久就被废止了。

不过目前,老朱还活着,全国性的公学建设仍在进行。

这是他的梦想。

一个**的梦想!

然而,老朱也明白这政策推行起来有多难。

他知道这项政策多数只是形式,实际操作并不理想。

无奈的是,仅是为学生提供书籍这一项,朝廷和百姓都难以承担。

不是别的原因,书太贵了!

活字印刷虽早已发明,但实际应用中,仍多以雕版印刷为主。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极为复杂。

雕版印刷的工匠无需识字,照图雕刻即可。

活字印刷的匠人要排版汉字,首要条件便是识字。与后世普及的教育不同,此时读书识字仍是稀罕技艺。世间万物皆卑微,唯读书尊贵。能认得数千乃至上万字的人,随便从事其他营生,岂会无法谋生?

为何甘愿做这低贱的排版工作?因印刷不易,许多书至今仍靠手抄流传。甚至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作《红楼梦》,民间竞相传阅,不少人仍以手抄维生。每抄一部,可售数十金,因此有人以此养家糊口,也留下诸多手抄本。从中可见,印刷不便导致了手抄的盈利空间。

相较之下,只需用羽毛笔在蜡纸上复制,再用油墨滚筒印刷便能印出成千上万份,何其便捷。有了油印机,便可低成本快速印制海量书籍,使人人读书不再是梦。

这正是先祖难以企及的理想。怎能不令朱允熥激动?

“皇爷爷!”朱允熥趁机进言,“孙儿以为,治国者不仅需自身读书,更应让天下人皆能读书,让圣贤之理、国法深入人心。”

“所以,孙儿发明了滚筒油印机。有了它,可以印制无数书籍,让更多人读书识字。”

“为此,耽误了些功课,未能专心研读圣贤经典。”

“但我以为,这也是读书,是为天下千千万万人读书。”

“让天下人皆有书读,让大明百姓知礼识字,胜过一人独学。”

“若有不当,请皇爷爷责罚。”

“孙儿愿认罚!”

……

“你有何罪?你有大功!”

朱元璋大笑,扶起朱允熥。

“说得对,此举关乎千千万万人读书,远比你一人读书重要。”

朱元璋问:“想要何赏?”

稍作停顿后,他又说道:“之前提到的那件事,以后不要再提了。其他的事情,你可以随意说说。”

“既然不能再说索取大明江山的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朱允熥心中默默腹诽了一句。

他对这种情况早已有所预料,并未感到特别失落。

“皇祖父,其实我刚才说一定要赏赐的话,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

朱允熥笑着回应:“要不是皇祖父您在我不曾献上东西前就误解我,我又怎么会那样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妈妈不爱洗澡怎么跟她说

乡村田园

双人床上剧烈运动会怎么消除

乐师

女朋友每次来大姨妈都觉得累

琉璃火

描写男女到达巅峰描写

哈颜尚

老富婆与小鲜肉短篇小说

证道长生

小说男主第一次和女主相遇描写

姮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