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未等他们多言,杨士奇清声朗朗:“通政司诸吏,违逆规制,置国法于不顾,故意滞留奏章,耽误政务,欺瞒圣上,辜负天恩,依法当处极刑。”
他稍作停顿,转向锦衣卫:“全数押赴刑场,即刻行刑。”
话音刚落,通政司官员哗然,有人惊呼:“杨士奇,你敢如此妄为?”
“我等虽有过失,却应由大理寺审理,经三法司核查,方能定罪。”
“你怎敢独断专行,欲置我等于死地?”
朱高煦眼睛滴溜溜转,手握宝刀,扬声道:“难道你们没看见我的宝刀?皇祖父曾言,持此刀者,三品之下,可先斩后奏!”
熊孩子振臂高呼:“还不速速押出去……统统杀掉!”
……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
献王向吴王透露,通政司官员勾结,故意隐瞒奏章。
吴王震怒,命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士奇,携燕王之子、皇孙朱高煦,持御赐宝刀,前往通政司缉拿罪官。
自通政使起,所有涉案官员悉数伏诛。
当日,朱高煦再率锦衣卫,提装满通政司官员首级的木匣,逐户展示于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前,以儆效尤。
消息传出,朝廷震动。
一方面惊诧于吴王手段之果决;另一方面更令京官瞠目结舌的是,吴王、献王、燕王似已结成联盟。
此等变故猝不及防,朝局骤变。
官员们暗中往来,悄然商讨是否需改换阵营。
献王既已倒戈,还如何效忠?
闻讯后的朱允炆,怒极呕血,几乎再度晕厥。
……
燕王府内。
“什么?煦儿竟持父皇所赐宝刀,斩杀通政司官员?”
朱棣难以置信。
“绝无可能,煦儿虽顽劣,却非糊涂之人,必不会如此胡作非为。”
朱棣怒拽报信者衣襟,质问:“煦儿可是受杨士奇胁迫?”
他目光阴沉,冷声道:“杨士奇好大胆子,竟敢胁迫皇孙,难道真当我们父子好欺吗?”
那下人从未见过燕王如此震怒,战战兢兢又不敢隐瞒,如实禀告:
“据目击者称,小王爷手持宝刀,狂呼‘杀!杀!统统杀光’,满脸亢奋,毫无胁迫痕迹。”
“巡视其他官员宅邸时,更是趾高气昂,盛气凌人,颇显嚣张跋扈之态,笑颜满面,绝非被迫而为。”
“砰!”
朱棣怒吼一声,猛力一推,那人瞬间摔倒在地上。
随后,他自己也踉跄了一下。
几天前,朱棣收到了姚广孝寄来的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
告知朱棣天命已改,之前的计划无法实现。
同时,他还大力夸赞朱允炆的能力。
并建议朱棣放弃抵抗,归顺正统,安于做一个藩王,不再觊觎皇位。
甚至要求他违背传统礼法,拜朱允炆为师,帮助其建立军事学院,以此表明忠诚。
朱棣刚收到信时,完全傻眼了。
他和姚广孝交往多年,感情深厚,两人可以说是毫无保留。
平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这位老和尚提出的计策,他一直深信不疑。
万万没想到,这个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仅仅去了趟吴王府,就背叛了他。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出发前,老和尚还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会背叛他。
就算到了吴王府,也会心系故主。
说不定还会充当卧底,打探吴王的一举一动。
结果,才过去几天,就反目了!
朱棣愤怒之下,把老和尚写的信撕成了碎片!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现在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开始不安分了。
杨士奇去了某地,你是我的儿子朱高煦,你跟着去干什么?
跟着去也就罢了,你还大喊大叫,炫耀武力,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比别人强多少。
你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跟朱允炆站在一边,穿同一条裤子吗?
你是我的儿子,你这样做,让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面对?
真是百口莫辩!
朱棣心中满是烦恼,却无处宣泄。
这时,那名下人又战战兢兢、畏畏缩缩地说道:“还有一件事情……”
他的话还没说完,朱棣一双充满杀意的眼睛已经瞪了过来。
下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燕王殿下饶命,奴婢不敢说了。”
“说啊,为什么不说了?”朱棣怒吼道:“你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要隐瞒我?”
“快说!”
“再不说,我现在就砍掉你的头!”
有人吓得浑身发抖,硬着头皮说:“小王爷今日竟然……竟然……竟然在献王殿下的脸庞上……解了手……”
朱棣既恼又笑,脸色稍缓,道:“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么个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种事也值得你专门跑来报告?”
忽然间,他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对劲,便问:“难道煦儿跑到通政司,在公堂上解手,败坏了礼仪?”
随即摆摆手道:“若是一般人这么做,确实是重罪。”
“但他可是我的儿子,陛下亲封的孙子。”
“就算是顽劣胡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教训一番,让他下次别再这样就行了。”
朱棣毫不在意,只想起朱高煦跟随杨士奇外出,并且带着首级在京城官员家中炫耀威风,就头疼不已。
至于撒尿,即便是在官府的公堂上,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