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涂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碑文转世录,我来现代当明星,蜗牛涂涂,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故宫专家破译双生魂碑文,揭示转世轮回真相:每代双生魂承载相同文化使命,而非同一灵魂轮回。
苏明远在直播中展示状元服与现代外卖服,左肘补丁位置相同——那是长期书写磨出的痕迹。
往生司首领嗤笑:“肉体凡胎怎可承载文明?”
他平静反驳:“竹简腐朽,文字永存;汉服过时,形制长新。”
当碑文录入《中国文化通史》,学者感叹:“双生魂是文化基因的显性表达。”
苏明远却在深夜抚过外卖服左肘的破洞,剪下状元服补丁的布料,一针一线缝在了相同位置。
立春。
风自北来,裹着残冬最后一点峭寒,在故宫深红色的高墙间呜咽游走。日头悬得老高,却是白晃晃、冷冰冰的一片,吝啬地洒下些稀薄的光,照在太和殿前广场那些历经沧桑的灰砖上,未能驱散多少料峭春寒。
苏明远裹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深蓝羽绒服,领口竖着,试图抵挡那无孔不入的冷意。他站在一群衣着光鲜、神情肃穆的专家队伍边缘,像个误入庄严仪式的局外人。脚下是“双生魂碑”发掘现场,巨大的深坑里,那块饱经岁月风霜的古老石碑,正被小心翼翼地从泥土与历史的尘埃中剥离出来。
石碑表面覆盖的淤泥和钙化硬壳,在考古队员手中细密的毛刷和精巧的竹签下,一点点退去。深青色的石质显露出来,表面并非光滑如镜,而是布满了细密的凿痕与深浅不一的刻痕,如同老者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皱纹,沉默地承载着时光的重负。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毫无预兆地攥住了苏明远的心。那悸动并非源于寒冷,而是来自灵魂深处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他下意识地向前挪了一小步,目光死死焦着在石碑逐渐显露的铭文上。那刀劈斧凿般刚劲的笔锋,那些在晦暗石面上盘踞、挣扎、欲破石而出的古老字形……一种血脉深处的战栗瞬间贯通全身。
“认得……”他喉头滚动,声音轻得几不可闻,仿佛怕惊扰了沉睡六百年的幽灵,“这字……我认得……”
身旁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老专家闻声侧过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探究的讶异:“小苏?你说什么认得?”
苏明远猛地回过神,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瞬间浇灭了方才那奇异的熟悉感。他迅速垂下眼帘,掩饰住瞳孔深处翻涌的惊涛骇浪,含糊道:“没……没什么,张教授。就是觉得这碑文,看着……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太震撼了。”
张教授理解地点点头,目光重新投向石碑,饱含敬畏:“是啊,沉睡了几百年,一朝重见天日,必有大秘藏于其中。等着吧,等拓片出来,我们就能知道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了。”他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苏明远却再也无法平静。那石碑上的字迹,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记忆深处某个落满灰尘的锁孔。时光骤然扭曲、倒流。
他仿佛又听见了琼林宴上震耳欲聋的喧嚣——丝竹管弦,觥筹交错,达官显贵们矜持又热烈的恭维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眼前晃动着御赐的、沉重而冰冷的玉带,散发着新墨清香的圣旨卷轴,还有那件簇新的、代表着无上荣光的状元绯袍。
然而这辉煌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庞大、更沉重的黑暗吞没。是宫变!是那场撕裂了整个王朝根基的滔天巨祸!刺鼻的血腥味、呛人的烟尘、绝望的嘶喊、兵刃撞击的刺耳锐响……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他看到自己——六百年前的状元郎——在混乱的人群中奋力奔跑,不是为了求生,而是扑向存放皇家典籍、历代典章的文渊阁方向。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穹,吞噬着殿宇楼阁,也吞噬着那些凝聚了无数先人心血的竹简、帛书、刻本……
“快!拦住他!别让他进去送死!”混乱中,似乎有同僚凄厉的呼喊。
但那时的自己,眼中只有那冲天烈焰中的文渊阁,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燃烧:那些书!那些承载着千年文脉、王朝记忆的书!不能烧!不能!
他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灼热的气浪瞬间舔舐上身,绯袍的袖角“呼”地一下窜起火苗。浓烟滚滚,呛得他涕泪横流,视线一片模糊。他跌跌撞撞地扑向最近的书架,不顾一切地伸手去抓那些滚烫的卷轴……就在这时,一根燃烧的巨梁带着死亡的呼啸,当头砸落!
剧烈的疼痛和窒息感如同冰冷的铁钳,瞬间扼住了苏明远的咽喉。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刺骨的冷风呛入肺腑,将他从六百年前那场焚身之痛中硬生生拽了回来。
眼前依旧是故宫肃穆的红墙,是初春惨淡的日头,是坑中那块沉默的“双生魂碑”。冷汗浸透了他的贴身衣物,粘腻冰冷地贴在背上。他下意识地抬手,指尖颤抖着抚过自己左边的手肘。隔着厚厚的羽绒服,那里似乎还残留着被火焰燎噬的灼痛,以及更深处,一种仿佛来自灵魂本身的、被撕裂的印记。
“苏明远?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张教授关切的声音再次传来。
苏明远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努力挤出一个虚弱的笑容:“没事,张教授,可能……昨晚没睡好,有点冷。”
他缩回手,紧紧攥成了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痛楚如此真实,绝不仅仅是“没睡好”三个字可以解释。石碑上的字,文渊阁的火,那撕心裂肺的使命感和随之而来的毁灭……这一切碎片,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天后,碑文拓片释读的初步结果,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学界和公众舆论中激起了滔天巨浪。核心结论被加粗放大,占据了所有新闻推送的头条:
【双生魂碑文破译:非魂魄轮回,乃文明精魄之传承!】
【每代双生魂皆为不同肉身,承载相同文化使命!】
“双生魂”的古老传说,被赋予了颠覆性的全新解读。它不再是玄奥的灵魂转世轮回,而是指向了一种更为宏大、更为坚韧的存在——文明精魄跨越时空的代代传承。每一个被选中的个体,都是全新的生命,却肩负着同一份源自古老源头的文化使命。
这个爆炸性的结论,迅速将苏明远推到了风口浪尖。他那“庆朝状元郎转世”的身份,在公众眼中瞬间镀上了一层更具现实意义、也更富传奇色彩的金光。
巨大的直播环形灯将小小的隔间烤得暖烘烘的,甚至有些燥热。苏明远坐在高脚凳上,面前是冰冷的摄像头和堆叠着复杂设备的操作台。主持人是个年轻的姑娘,笑容甜美,眼神里却闪烁着不容错辨的兴奋与好奇。
“各位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相信大家都已经期待已久了!他就是我们热议的‘双生魂’本魂——苏明远!苏先生,您好!”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开场,语速飞快。
“主持人好,大家好。”苏明远对着镜头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听不出太多波澜。他身上还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略显宽大的黄色外卖冲锋衣,拉链敞开着,露出里面普通的灰色毛衣。这身行头与他此刻所承载的巨大话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弹幕瞬间爆炸,密密麻麻地覆盖了大半个屏幕:
“卧槽!活的状元郎!前排合影!”
“大佬!真的是你!昨天还给我送过酸菜鱼!”
“求签名!状元签名外卖单值钱吗?”
“所以大佬你记得上辈子考状元的秘诀吗?在线等挺急的!”
“快看!大佬要展示传家宝了!”
主持人显然也看到了弹幕的狂热,笑着引导:“苏先生,大家对你的‘前世今生’都充满了好奇。听说今天您带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物品,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苏明远点点头,动作沉稳地从旁边一个朴素的硬纸盒里,取出一样用素色棉布包裹的物品。他一层层解开布包,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布匹滑落,一件深绯色的古式衣袍展现在镜头前。即使历经数百年岁月,那衣料依旧能看出曾经的华贵,金线绣成的云鹤补子在灯光下流转着暗哑的光泽。正是庆朝状元的绯罗官袍。
“哇!”主持人发出一声由衷的惊叹,弹幕更是被一片“膜拜”、“卧槽”、“666”刷屏。
苏明远没有过多介绍这件衣袍的来历,只是将它轻轻提起,展示在镜头前。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动作——他站起身,将那件象征着古代文人巅峰荣耀的状元袍,披在了自己身上那件沾着些许油渍、略显臃肿的现代黄色外卖冲锋衣外面!
绯红与明黄,厚重历史与奔忙当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和身份象征,以一种近乎荒诞又无比醒目的方式叠合在同一个躯体上。
直播间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弹幕彻底疯狂。
“?????????”
“卧槽!这操作!我服了!”
“状元袍配美团黄???这混搭绝了!”
“大佬牛逼!文化传承就在外卖箱里!”
“快截图!历史性同框!”
主持人也看呆了,一时忘了词。苏明远却神色自若,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微微侧过身,将自己的左臂完全展露在镜头前,手指指向状元绯袍左肘的位置。
“请大家看这里。”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直播间。
高清镜头迅速拉近、聚焦。特写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在那华贵的绯罗袖子上,左肘关节处,赫然缝着一块颜色略深、针脚细密的椭圆形补丁。虽然布料考究,绣工精巧,试图融入原本的华美,但它存在的本身,就是磨损的明证。
弹幕再次被问号淹没。
“补丁?状元衣服也打补丁?”
“卧槽?真的假的?”
“穷到这份上了?不至于吧?”
“是的,一块补丁。”苏明远的声音依旧平静,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力量。他脱下披在外的状元袍,动作轻缓地将其放在一旁的展示台上。接着,他抬起自己穿着黄色外卖冲锋衣的左臂,同样将手肘部位完全展现在镜头前。
“现在,请看这里。”他的指尖,点在自己外卖冲锋衣左肘的位置。
镜头再次拉近、特写。直播间数百万双眼睛,清晰地看到——在那件崭新的、属于现代工业流水线产物的黄色冲锋衣上,左肘关节处,赫然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边缘有些毛糙的破洞!破洞周围的面料,已经明显被磨得发白、变薄。那是无数次在电动车把手上撑压、在楼梯扶手上借力、在拥挤人群中穿梭时,这个部位与坚硬物体反复摩擦留下的痕迹。
两块不同时空的布料,两个身份地位天壤之别的职业象征,却在身体的同一个部位,留下了如此惊人相似的磨损印记!
“状元袍上的补丁,是当年寒窗苦读,日夜伏案疾书,在书桌边缘一遍遍磨出来的。”苏明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直播间的背景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膜上,“这件外卖服上的洞,是我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握着车把,赶着时间,同样在这个位置,一遍遍磨出来的。”
他顿了顿,目光沉静地望向镜头深处,仿佛透过冰冷的电子屏幕,直视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不同的衣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但磨损的,是同一个地方。支撑着这磨损的,是同一种力量——无论是书写锦绣文章,还是传递人间烟火,这臂弯所承托的,从未改变。这就是传承,不是灵魂的重复,而是使命的延续,在这血肉之躯上刻下的印记。”
直播间陷入了短暂的、近乎凝滞的沉默。几秒钟后,弹幕如同开闸的洪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密度和情感浓度爆发出来:
“破防了……真的破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