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试探(下)
刘杀千刀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3章 试探(下),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景王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哈哈大笑:\"老师妙喻!学生受教了。\"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老师以为,严阁老可比管仲?\"
这记回马枪来得又快又狠。
陈恪面不改色,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书页边缘:\"管仲相齐,九合诸侯;严公辅政,亦有东南抗倭之功。然...\"他顿了顿,\"古今形势不同,未可简单类比。\"
景王突然倾身向前,杏黄常服上的团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老师以为,若学生有朝一日...\"话到一半又戛然而止,但未尽之意已昭然若揭。
这已不是试探,而是赤裸裸的拉拢了。
景王在问他——若我登基,你愿为我所用吗?
窗外阳光正好,一只蝴蝶误入值房,在两人之间翩翩飞舞。
而陈恪的后背沁出一层细汗。
景王的大胆远超裕王,竟敢如此直白地表露野心。
他不动声色地整了整衣袖,官袍上的云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殿下,臣资历尚浅,入仕不过三年,岂敢妄议朝局?\"
\"老师过谦了。\"景王不依不饶,苍白的脸上泛起不自然的红晕,\"孤真心求教。君子务在择人,若择人不当...\"
\"殿下,\"陈恪突然提高声音,打断景王的话头,\"臣尝闻'父子君臣',此乃天理。为子者当以孝为先,为臣者当以忠为本。\"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景王,\"择人之道,首重此理。\"
景王瞳孔微缩,显然听懂了弦外之音——陈恪在提醒他,无论严嵩如何,作为皇子都不该公开质疑父皇的决策,也阐明了嘉靖用严嵩的更深层次原因。
沉默如潮水般漫延。
值房角落的铜壶滴漏发出\"滴答\"轻响,仿佛在为这场无声的交锋计时。
终于,景王轻笑一声,打破了僵局:\"老师高见,是小王唐突了。\"他忽然话锋一转,\"听闻师母有喜了?小王备了些上等阿胶和人参,还望老师笑纳。\"
陈恪后背一凉,常乐怀孕的消息连太医都才确诊几日,景王竟已得知!他强自镇定,拱手道:\"殿下消息灵通,臣愧不敢当。\"
\"老师何必见外?\"景王击掌两下,立刻有侍女捧着锦盒进来,\"这些药材都是御赐之物,最是滋补。师母身子要紧,老师为国操劳,家眷自然该有人照应。\"
这话说得亲切,却让陈恪如芒在背——分明是在暗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些人密切注视之下。
授课在微妙的气氛中结束。
离开景王府时,秋阳已西斜,将陈恪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翻身上马,手中锦盒沉甸甸的,如同压在心头的巨石。
枣红马缓步前行,陈恪的思绪却如脱缰野马。
景王今日的试探太过直白,几乎不加掩饰地表明拉拢之意。
而那句关于严嵩的提问,更是将陈恪置于两难境地——若非他急中生智用儒家伦理搪塞过去,无论怎么回答都会留下把柄。
更令他心惊的是,常乐怀孕这等私密事,景王竟也了如指掌。
这意味着靖海伯府内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驾!\"陈恪轻夹马腹,枣红马打了个响鼻,似在催促主人快些离开这是非之地。
\"穿越者守则第三百零一条:\"他在心中默念,\"当各方势力争相拉拢时,请记住——保持中立或许会错过机遇,但绝不会踏入陷阱。\"
陈恪望向远处紫禁城的轮廓。
在那重重宫阙深处,还有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睛正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