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危机四伏的战略博弈
文字的海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危机四伏的战略博弈,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文字的海洋,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德军的隐秘行动与战略企图
在已然成功占领美国部分州并牢固确立统治之后,德军的野心如燎原之火般肆意蔓延。他们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察觉到美军因国内局势纷繁复杂以及应对日本战俘疯狂攻击等棘手问题,不得不将主力部队调回本土,这一微妙局势变化,在德军高层眼中,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不容错过的绝佳战略机遇。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讨与精心谋划,德军高层最终敲定了一场大胆至极且充满冒险色彩的军事行动:渡过波澜壮阔的密西西比河,而后向西迅猛穿插,其终极目标是将位于美国边境、数量近乎800万之众的剩余美国军队团团包围并予以彻底歼灭。
肩负此次重大行动指挥重任的德军指挥官,乃是一位在沙场历经无数战火洗礼的宿将,他威名远扬,战功赫赫。对于此次任务的艰巨程度与重大意义,他有着深刻且清醒的认知。因此,他从麾下众多部队中,精挑细选了最为精锐的力量。这些士兵,无一不是经过严苛训练,每一个人都身经百战,战斗经验丰富无比,对上级命令更是秉持着绝对服从的态度,犹如一部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中的零件。
行动前夕,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帷幕,悄然笼罩大地。德军部队趁着这如墨的夜色,如同鬼魅般悄然集结。四周静谧得可怕,唯有士兵们沉稳且有力的呼吸声,仿佛是大战来临前的低沉前奏。清冷的月光洒落在他们那坚毅如钢的面庞之上,映照出他们严肃而庄重的神情,以及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德军的各类装备在月色的轻抚下,散发着冰冷刺骨的金属光泽,一辆辆坦克宛如蛰伏的钢铁巨兽,厚重的车身彰显着强大的威慑力;一辆辆装甲车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等待出征的钢铁卫队。它们静静伫立,蓄势待发,仿佛只要一声令下,便会如猛虎出山般向着目标猛扑而去。
密西西比河,这条美洲大陆上的母亲河,此时却成为了德军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巨大阻碍。它宽阔无垠,河水奔腾咆哮,犹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汹涌的水流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震撼。而且,根据情报分析,对岸极有可能部署着美军的巡逻部队,他们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这一切,无疑给德军的渡河行动增添了重重困难与巨大风险。
为了确保渡河行动的顺利进行,德军先派出了数支训练有素的侦察小队。这些侦察队员,如同暗夜中身手矫健的幽灵,凭借着精湛绝伦的潜行技巧,小心翼翼地向着对岸摸去。他们行动时悄无声息,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在成功接近美军岗哨后,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岗哨,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随后,他们迅速展开对对岸防御部署的详细侦察,将获取的情报及时准确地传递回去,为后续部队渡河创造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条件。
紧接着,工兵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争分夺秒,如同忙碌的蚂蚁,在河岸上紧张有序地搭建临时桥梁。工具的碰撞声、士兵们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工兵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座临时桥梁逐渐在密西西比河上搭建起来。德军主力部队沿着这座临时搭建的桥梁,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有序地向着美国边境悄然进发。
在行军途中,德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犹如一只时刻戒备的猎豹。他们心里清楚,一旦行动不慎暴露,必将即刻面临美军如狂风暴雨般的强烈反击。因此,部队采取了极为隐蔽的行军策略,刻意避开那些显眼的主要道路以及人口密集的区域,选择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与茂密的丛林中迂回穿梭。在山区,道路崎岖难行,士兵们需要小心翼翼地攀爬陡峭的山坡,还要时刻留意周围的动静;在丛林中,茂密的植被遮挡了视线,蚊虫肆虐,但德军士兵们没有丝毫抱怨,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军事素养,稳步前进。德军指挥官则通过无线电与各部队时刻保持着紧密无间的联系,及时传达指令,协调部队行动,确保整个行动如同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能够做到协调一致,如臂使指。
二、美国边境防线的危机
此刻,位于美国边境的军队,尽管在数量上仍坐拥近800万之众,然而,由于此前从沿河防线抽调了大量训练有素的部队回国,去全力剿灭国内如燎原之火般暴乱的日军部队,导致其防御力量遭受了严重的削弱。原本坚不可摧、宛如铁桶般的防线,如今已然千疮百孔,显得异常单薄与脆弱。
边境线上,漫长而寂静,唯有士兵们疲惫的身影在来回巡逻。他们神情焦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他们或多或少都听闻了国内局势的动荡不安,心中也隐隐预感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正如同乌云般悄然降临。
防线的指挥官,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对当前局势的严峻性有着极为清晰且深刻的认知。他心急如焚,深知边境防线此刻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于是,他不断向上级发出紧急增援的请求,言辞恳切且焦急。然而,得到的答复却如同冰冷的寒风,一次次刺痛着他的心——国内形势同样紧张到了极点,日裔美国人的暴乱势头愈发凶猛,局势陷入胶着状态,暂无多余的兵力可以调遣支援边境。
面对如此困境,指挥官无奈之下,只能采取一些权宜之计。一方面,他加大了现有部队的巡逻频次与力度,将巡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时间间隔进一步缩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他组织士兵夜以继日地对防御工事进行加固。士兵们在烈日下、在寒风中,搬运着沉重的沙袋,修筑着简易的壁垒,期望能凭借这些简陋的工事,在即将到来的德军进攻中,为自己争取一丝生存的希望。然而,所有人都明白,面对装备精良、来势汹汹的德军精锐之师,这些努力或许只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边境的美国士兵们,尽管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努力保持着士气,但面对未知且强大得令人恐惧的危险,他们的心中难免泛起担忧的涟漪。他们蜷缩在防御工事里,手中紧紧攥着武器,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坚毅。在难得的闲暇时分,不少士兵会默默地掏出贴身珍藏的家人照片。照片上,家人的笑容温暖而亲切,那是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眼神温柔又充满期许,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默祈祷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地返乡,与亲人团聚,重新过上平静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