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后筹粮计
十年萤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太后筹粮计,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十年萤火照君眠,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宫偏殿内,田正坤跪坐在下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望着赵姬手中那卷烧焦的密信残片,声音发颤:“太后,泾水粮库被焚,现有的存粮仅够支撑大军七日...”
“够了。”赵姬抬手打断,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本太后命你即刻启动应急之策。关中各郡县的备荒粮,三日内必须集中到咸阳。巴蜀的粮船改走加急水道,若有延误,军法处置!”
田正坤浑身一震:“可...可如此一来,百姓...”
“百姓?”赵姬目光如炬,踱步至窗前,暮色中的咸阳城在她眼底化作流动的墨色,“若秦军无粮,战败之日,万千百姓又当如何?”她忽然转身,衣袂带起一阵风,“传令各郡县,凡捐献粮草者,可免三年赋税。再派人以市价上浮两成,收购商贾囤积的粮食。”
猫小统适时跃到赵姬肩头,蓝光闪烁:“宿主,检测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模块可用。是否启动?”
赵姬垂眸思索片刻,对着田正坤道:“你先去筹备,明日辰时再来见本太后。”待殿门重重闭合,她才低声道:“咪咪,启动模块。”刹那间,海量信息如潮水涌入脑海,她闭眼凝神,再睁眼时,眼中已燃起志在必得的光芒:“流水线生产、标准化流程...原来如此。”
次日破晓,咸阳城东的空地上已人声鼎沸。赵姬头戴帷帽,素色劲装外罩玄色披风,立于高台之上。她望着下方排列整齐的木槽、竹管与烤炉,扬声道:“将磨好的麦粉倒入一号木槽!加水搅拌均匀后,通过竹管引流至二号槽,加入盐和酵母...”(关于酵母的解释,详情请看后文文章结尾的作者有话说)
田正坤盯着这从未见过的阵仗,忍不住问道:“太后,这般做法...能行吗?”
赵姬唇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往常军粮一个时辰产多少?”
“约莫五百斤...”
“今日便让你见识何为十倍之效!”她转头示意小翠,“计时开始!”随着令下,场地瞬间化作精密运转的机关——石磨飞转磨粉,木轮推动水流,身着麻衣的民夫们各司其职。空气中很快飘起烤饼的焦香,当第一块色泽金黄的面饼出炉时,小翠高声报数:“一个时辰,五千斤!”
田正坤惊得后退半步,险些跌坐在地:“太后真乃天人!”
“还不够。”赵姬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搭建的工坊,“通知铁匠铺,三日内打造千口特制烤炉,每炉需容纳百斤面饼。再派人持太后金令前往草原,以战马十匹换牛油千斤,提升军粮耐储性。”
与此同时,前线秦军大营内气氛凝重如铁。嬴政捏着烧焦的粮袋,指节泛白:“李斯,三日已过,内奸查得如何?”
李斯展开文书,墨迹未干的名单上圈着三个名字:“军侯赵成,其弟在韩国经商;伙夫头目孙三,半月前突购良田;还有文书王二,曾与韩使密会。”
“押来审问!若有隐瞒,满门抄斩!”嬴政怒拍案几,竹简上的字迹都跟着震颤。
蒙恬抱拳上前:“大王,此等大事必有主谋。这些小鱼小虾,恐问不出关键。”
嬴政沉思片刻,眼中杀意翻涌:“传令玄鸟密探,紧盯朝中议和派大臣。若有与韩往来者,即刻呈报!”话音未落,忽兰掀帘而入,带来玄鸟密信。嬴政展开读罢,眼中惊喜与疑惑交织:“太后竟在三日内筹得十日粮草,还改良了制作之法?”他将密信递给李斯,“派人即刻回咸阳,取新粮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