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每笔生意,都应当做独立的生意,杂论对话,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年暴雨冲垮了茶山路,茶馆断了客源,点心铺跟着滞销,最后两张账本摊开,竟像对孪生的亏空。反观巷尾的铁匠铺,打每把菜刀都算清铁价、煤钱、工时费,哪怕三个月没卖出一把,炉子里的火也没乱过分寸——原来真正的生意经,藏在“不攀附”的底气里。

三、老算盘上的“独立哲学”

市集东头的林记米铺有本“怪账”:每进一批米,先算清“就算烂在仓里,我赔得起多少”。去年闹粮荒,别人囤货抬价,他却按常价卖完了当月的定量——“余下的粮是下笔生意,跟眼下这桩无关。”

- 不拿“未来”补“现在”:新客的预付款再好,也不该填旧账的坑。就像老郎中抓药,每副方子的君臣佐使都分得清楚,混了药味,苦的是自己。

- 让每笔生意“自带结局”:当铺掌柜收当票时,总会在账本角落画个小圈——这单成与不成,到此为止。见过太多人想着“下单赚了就填这单的亏”,最后圈越画越大,把自己也绕了进去。

暮色漫进窗格时,老掌柜的烟袋又响了起来。他拿铜笔在账本上画了道竖线,把上个月的亏空和下个月的订货隔开——就像父亲当年在摊位前摆的那块青石板,左边是今天的买卖,右边是明天的日月。

小孟看着那道笔直的墨线,忽然懂了:原来最好的生意经,从来不是把生意串成糖葫芦,而是让每颗山楂都酸甜分明——哪怕哪天绳子断了,每颗果子也还能落地成实。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一片,正好贴在青石砖的水洼里,像极了老掌柜账本上那个小小的“结清”红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系统迟发五十年,老太退休成团宠

那一天的夜

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

用户80550888

安陵容:梨花落尽春又了

五金院

开局对薄公堂,请叫我女法医

登楼扶山风

带白月光进门,我回归豪门你疯什么

白沿

盗墓黑瓶都是我爸亲自下场磕CP

菀菀绾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