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05508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王叔回城,新消息!,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用户80550888,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柱子,来,让奶奶瞧瞧这稀罕物。”

聋老太被易中海半扶半搀着挪到跟前,浑浊的眼珠子在瞥见锦旗红绸子时,骤然迸出两道精光,手都忍不住微微发颤。她这辈子靠着易中海帮衬,才在院里挣下“烈属”的体面,比谁都清楚组织发的锦旗有多重——那可不是嘴上说说的荣光,是实打实能当“护身符”的硬通货。

先前还在琢磨着让易中海拉拢柱子,此刻见了这锦旗,老太太心里的算盘噼啪作响:必须让中海把这小子攥在手里!自己有中海夫妇照料着,可中海往后的养老,还得靠个有出息的后辈撑着。柱子这小子,现在看来是块璞玉啊!

她伸出枯瘦的手去接锦旗,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目光在“少年英雄何雨柱”七个金字上反复摩挲,连落款的“军管会”三个字都瞧得格外仔细。

“好,好啊!”聋老太颤巍巍点头,抬头看向何雨柱时,眼神里的慈爱几乎要溢出来,“柱子,你给咱院里长脸了!今晚奶奶让中海杀只鸡,咱全院热闹热闹?”

何雨柱看着她眼底藏不住的算计,心里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老太太,今晚真没空,得去师傅那儿一趟。再说这就是面锦旗,犯不上兴师动众。”他可没忘前世这老太太是怎么借着“关心”的名义,把他的粮票、肉票骗去补贴易中海的。

聋老太脸上的笑僵了僵,易中海赶紧打圆场:“老太太也是好意。柱子,这可是组织给的荣誉,街道上你头一个,得让大伙儿学学你的样子!”他这话既是捧柱子,也是在给院里人递话——柱子现在是军管会看重的人,往后可得客气着点。

何雨柱没接话,低头整理着褂子准备上班。

一旁的贾张氏早就按捺不住,听着这一老一少左一句“荣誉”右一句“学习”,只觉得刺耳。她狠狠剜了何雨柱一眼,拉着秦淮茹的胳膊就走,声音尖得像锥子:“淮茹,回屋!让东旭送你上班去,别在这儿看人家的热闹!”

秦淮茹被拽得一个趔趄,回头望了眼何雨柱的背影,眼神里满是复杂。这柱子,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

上午的昌平救助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灶台边,映得何雨柱的身影格外利落。今儿是他在这儿帮忙的最后一天,前儿因事出城,鸿宾楼临时派来的主灶师傅顶了一天班,这下可把救助站的人给“馋”坏了。

“柱子你可来了!”张婶第一个迎上来,手里还攥着块没发完的窝窝头,“昨儿那师傅炒的菜,吃着跟嚼蜡似的,还是你做的香!”

旁边几个婶子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昨天熬的白菜汤,连点油星子都没瞧见,哪像柱子你,总能把糙粮做出细味儿来。”

流民们更是眼巴巴地望着灶台,有个带孩子的妇人小声念叨:“俺家娃昨儿都没好好吃饭,就盼着柱子师傅来呢。”

何雨柱笑着摆摆手:“婶子们别夸了,咱们赶紧开工,争取让大伙儿晌午头就吃上热乎的。”他挽起袖子,生火、切菜、掌勺,动作行云流水,没一会儿,灶台边就飘出勾人的香味。

秦淮茹在一旁摘着土豆,眼神却忍不住往灶台瞟。她越看越心惊——柱子这手艺,怕是比鸿宾楼的老师傅都不差了。再想起早上那面锦旗,心里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安陵容:梨花落尽春又了

五金院

开局对薄公堂,请叫我女法医

登楼扶山风

带白月光进门,我回归豪门你疯什么

白沿

盗墓黑瓶都是我爸亲自下场磕CP

菀菀绾青丝

离婚第三年,渣男说他后悔了

芸茉

再近点,就失控了

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