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神秘老人与风水宝地,短篇民间故事,溪畔采薇,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群山环抱之中,隐匿着一个宁静祥和的村落,不过百十户人家,却自古以来被誉为风水宝地。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因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数十年间,小小村落孕育了两名进士、一位将军、五位举人,他们在外为官,却始终心系故乡,使得这片土地文风昌盛,崇善崇德之风盛行。
村民们世代以耕读传家,比拼的不是财富与地位,而是谁家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在这里,邻里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几乎不见因土地、财物或男女私情而起的纷争,更别提斗殴偷盗之事了。
一日,一位游方老道途经此地,环顾四周后,对老族长感叹道:“此地山环水绕,地气开阔,龙盘虎踞,实为罕见的风水宝地啊!”族长闻言,心中甚是得意,因为过往所有看过此地风水的高人,无不如此赞叹。然而,老道面色凝重,话锋一转道:“然而,此处却暗藏玄机,贫道不敢隐瞒。”
族长心中一紧,忙问:“有何玄机?还请道长不吝赐教。”老道沉吟片刻,道出玄机藏于“左青龙之位”,风水不正,恐有青龙煞,将带来灭顶之灾。族长听后,面色不悦,反驳道:“我村世代平安,人才辈出,道长何出此言?”
老道见状,也不强求,只道:“若要化解,需向西挪迁五十丈。”但族长却坚持认为村子正处于龙脉之上,不可轻易挪动。老道无奈,只好留下“或许有贵人相助”之言,便飘然而去。
此事在族中议论纷纷,但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老道的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于是,这事儿就像个小插曲,很快就被大家忘却了。村子依旧山清水秀,人们安居乐业,耕读的耕读,科考的科考,中榜的中榜。
村里人乐善好施,常有外地乞讨者前来,村民们从不拒之门外,总是慷慨相助。一日,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头,挨家挨户乞讨。不料在村口摔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村民们迅速将他抬到树荫下,请来土郎中诊治。一番救治后,老头终于苏醒过来。
当族长询问其来历,欲赠其盘缠回家时,老头却表示自己四海为家,无家可归。众人同情之余,也无可奈何。两日后,大家发现老头并未走远,而是住在村外土坡下的一个破窑洞里,似有长期定居之意。
族长见状,与村民们商议后,决定在村里为老人搭建一间房子,让他得以安身。老人得知大家的好意后,感激不尽,却提出希望能住在山脚下,开垦些土地自给自足。村民们欣然同意,于是在山脚下为他盖了间房子,让他定居下来。
老人的生活用度自然还是靠村民们的接济,但他却从不懈怠。他从村里讨来锄头和柴刀,沿着山脚不停开垦土地。到了春天,大家以为他会种些谷物,不料他却四处砍来枝条,栽插了许多树苗。众人虽觉奇怪,但种树也是善事,便由他去了。
几年光阴转瞬即逝,老人在大家的接济下健康地活着。他种的树已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他在树林里撒些谷物、种些蔬菜、养几十只鸡,不仅贴补了自己的生活,还有多余的蔬菜和鸡蛋送给经常接济他的人家。大家这才渐渐明白了老人种树的用意。
一日,连绵阴雨之后,天空突然放晴,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午后时分,西边山头乌云翻滚,不一会儿便遮天蔽日。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大雨倾盆而下。村民们宅在家中,以为阴雨终于过去,谁知这雨下一阵停一阵,持续了两三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