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5章 祸从口出,善念救命,短篇民间故事,溪畔采薇,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古老的常州城南门外,有一户人家,户主名叫林力,依靠着两亩薄田勉强度日。生活本就清贫,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林家本就微薄的家当烧得一干二净。一家人抱头痛哭,整整一夜。第二天一早,林力擦干眼泪,他知道,哭泣解决不了问题,得想办法弄点吃的才是正道。
林家房子、家具全成了灰烬,连件可以变卖的东西都找不到。一家人在废墟里翻了半天,只找到一口因为装满水而幸免于难的水缸。林力倒掉水,扛起水缸就进了城,指望能换几个小钱,买点米面应急。
他把水缸放在了南门内一家小药店门前的空地上,等着买主上门。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就到中午,连个问价的都没有,林力饿得肚子咕咕叫,连叫卖的力气都没有了。
眼看夕阳西下,还是没人来买水缸,林力失望至极,几乎要哭出来。就在这时,终于有人过来打听水缸的价格。林力喜出望外,连忙说:“这只是个旧水缸,二百文钱就卖给你。”那人看了看水缸,还价一百八十文。林力只想快点换点钱买米面,连忙说:“行行行,一百八十文就一百八十文。”眼看生意就要成交,那人正要掏钱,药店的刘老板从店里走了出来。
刘老板门前的这块空地,虽然名义上是公用的,但实际上常有耍猴的、打拳的在这里卖艺,为药店招揽人气。刘老板也时常给艺人们端茶倒水,表示感谢。可今天,他看到卖水缸的穷汉一脸苦瓜相,杵在那儿就像个木桩子,实在是大煞风景。要是他天天站在这儿,还不把客人都吓跑了?
刘老板心生一计,想搅黄这穷汉的生意。他绕着水缸看了一圈,故作惊讶地说:“哎,这缸底有条裂缝啊,漏不漏水啊?”那买主一听,探头一看,果然有条裂缝,连忙缩回了掏钱的手。
林力急了,连忙解释说:“没关系没关系,这条缝出窑的时候就有,这叫火裂,绝对不漏水的。你要不信,可以舀点水来试试。”那买主摇摇头说:“不必了,我不买了。”
见此情景,刘老板暗自得意,哼着小曲儿回了店里。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丝恶念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人家不买,林力也不能强卖,只好扛起水缸回家。可他一天水米未进,腹中饥饿,腿脚乏力,一想到回家无法向老婆孩子交代,连寻死的念头都有了。
他走在城外的小桥上,心事重重,没留意脚下,一脚踏空,摔了个大跟头。林力倒不在意摔疼的身子,只可惜这口水缸被摔得粉碎。他心里那个气啊,如果水缸还在,说不定明天就能卖出去,现在连水缸也没了,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了。
林力唉声叹气,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正在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七八条大汉。为首的汉子问道:“哎,风高夜黑的,你在这干什么?”林力忙把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心想就是遇到了劫匪,也不会加害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吧。
他还真猜对了,这帮人的确是劫匪。那汉子是个匪首,因为也是穷人出身,听了林力的话,竟然动了恻隐之心。“来来来,你跟我来,老哥给你找口饭吃。”林力就跟着那群汉子进了城。
那群人来到一条大街的一个大宅门口,对林力说:“你在这稍等片刻。”然后一群人就翻进了院里。不一会儿,那群人开门出来,每个人身上都多了两个包袱。为首的大汉把一个包袱塞给林力说:“拿去还钱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