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4章 老汉善心赠斗笠,师佛显灵救性命,短篇民间故事,溪畔采薇,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个温馨而又神奇的故事,关于一位老汉的善举如何意外地救了两条命。故事发生在宋朝时期的房州乡下,那里住着一对以耕作为生的老夫妻。然而,那年恰逢饥荒,粮食歉收,家家户户都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一日,老两口正为晚餐无米下锅而唉声叹气,突然,一阵微弱的猫叫声打破了沉寂。老婆婆循声找去,发现炉灶旁的柴草堆里,一只老猫刚生下几只小猫崽。小猫崽们虽生命力顽强,蹒跚学步,但老猫因饥饿数日,已无奶水喂养。老婆婆心生怜悯,不惜拿出家中仅剩的一点米粮,煮熟后喂给了老猫。老汉见状,虽嘴上抱怨粮食不多,但心里也被老婆婆的善良所打动,开始一起精心照顾起这些小猫来。

他们用软柴草为小猫搭了个窝,还特意将窝挪到了离炉火更近的地方,希望小猫们能暖和些。每当老汉去看望小猫时,老婆婆都会在一旁捂嘴偷笑,这贫苦的生活中,也因这些小生命的到来而增添了几分乐趣。

转眼间,年关将至,粮食问题仍没有解决。老两口坐在桌前,眉头紧锁。老汉提议道:“快过年了,咱们得想办法弄点粮食回来啊。”老婆婆想了想,说:“对了,咱们家后山不是有很多竹子吗?咱们可以砍些竹子,再捡点竹叶,做成斗笠去卖。现在天天下雨下雪,肯定有人需要。”

于是,两口子冒着风雪上山砍竹子,忙活了大半天,终于编好了几顶斗笠。老汉顾不得寒冷,拿着斗笠就去了城中。然而,城中的大街上已经到处都是卖斗笠的人。老汉叫卖了半天,却无人问津。天色渐暗,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老汉只好失望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途中,老汉路过几尊小石佛。只见小石佛的头顶和肩上堆满了积雪,但它们嘴角那温暖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老汉走累了,便在石佛旁坐下休息。他看着那些小石佛,自言自语道:“你们这些小家伙,有什么好笑的?我今天斗笠没卖出去,没挣到钱,过年都没米下锅了。”说着,老汉伸手将小石佛头顶和肩上的积雪扫掉,然后起身将一顶斗笠戴在了小石佛的头上,便转身回家了。

老婆婆在家里等得心急如焚,听见院子里有动静,知道是老汉回来了,连忙起身去开门。她看到老汉手中的斗笠少了几个,便关切地问:“卖了几个?钱够不够买米?”老汉苦笑着摇摇头说:“一个都没卖出去。城里人家家户户都有。”老婆婆疑惑地问:“那斗笠怎么少了几个?难道你觉得太重丢了?”老汉回答道:“回家路上走累了,路遇几个小石佛就坐着休息了一会儿。看他们冬日里受尽风雪,就把斗笠送给他们了。”

老婆婆听了这话,欣慰地说:“原来如此。想不到你这个老头子平时嘴硬心软,还有这份善心。”老汉撇撇嘴说:“跟你过这么多年了,多少也受你点影响。”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笑起来,虽然没赚到年夜饭的钱,但家里的气氛却格外温馨。

大年三十晚上,老两口准备了简单的饭菜过年。就在辞旧迎新的时刻,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地上放着几个箩筐,里面装满了食物。光是米粮就够老两口吃一个月了!而箩筐的旁边还靠着几顶斗笠——正是老汉曾经送给小石佛的那些!

老汉激动地对老婆婆说:“师佛显灵了!师佛显灵了!”说着便拉着老婆婆在原地叩拜起来。这些食物帮助老两口度过了寒冬,让他们免于饿死。谁能想到一个善举竟然能救两条命呢?

故事中的老两口虽然家境贫寒,但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即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行善。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只有时刻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苍梧栖凰

狂医

叛逆小子

崩坏世界:永恒的守护

无忧麟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权演龙

重生饥荒年代,姐姐替嫁妹妹急疯了

梦如黄粱

出狱后,我透视鉴宝养女儿

人间悲欢客